| |
1958年,北京定陵出土了萬曆皇帝的金冠。金冠重826克,完全由518根直徑0.2厘米的金絲編織而成,孔眼勻稱,外表光亮,沒有任何接頭痕跡。冠上鑲嵌二龍戲珠,姿態生動,龍身細鱗也是金絲掐成。製造這個金冠的工藝叫做花絲鑲嵌,早在春秋時期已經出現,由於所用材料都是金銀珠寶等珍奇之物,歷來為皇家所專享。
花絲鑲嵌的花絲根據不同的級別使用的是銀絲或者金絲。將條狀的金銀拉製成細絲是基本的準備工作。手工拉絲是幾百年延續下來的傳統,也叫拔絲。拉絲板是專用的拉絲工具,上面由粗到細排列著四五十個不同直徑的眼孔,最小的細過髮絲。在將粗絲拉細的過程中,必須由大到小依次通過每個眼孔,不能跳過。有時需要經過十幾次拉制才能得到所需的細絲。拉絲靠的是手上的力氣,所以幾乎全部由男性完成。
| |
從拉絲板中拉出來的單根絲還僅僅是“素絲”。素絲表面光滑,經過一定的加工,搓製成為各種帶花紋的絲才可以使用,“花絲”之名由此而來。最常見的花絲是由兩三根素絲搓成的,這也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樣式。更複雜的還有拱線、竹節絲、螺絲、碼絲、麥穗絲、鳳眼絲、麻花絲、小辮絲等林林總總近20種,分別應用於各類産品的創作。
花絲鑲嵌由於用料珍奇,價值昂貴,歷史上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純金絲製成的首飾、陳設以及一些實用器物在宮廷都很常見。只是到了近代,花絲鑲嵌才從宮廷進入民間。今天作為一種宮廷工藝的延續,純金花絲的作品已不多見,更多的是銀絲製品。
| |
千姿百態的作品都源於一根根細小的金銀絲。沒有人統計過一件作品究竟需要多少根花絲,大概也無法算得明白。其實,花絲製作的工具就是這些常見的錘子、鉗子、剪子、鑷子等。然而,這些尋常之物經過設計者的心思和藝人們的雙手才幻化為精美的花絲鑲嵌作品。
(編導:劉嘉)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