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陀山的一條小街上,保留著一塊明代的石碑。這塊跨越兩家店舖的石碑,是普陀山現存最大的一個。它的表面被石灰遮掩,碑文記載的內容,是萬曆三十一年,新上任的御史來這裡視察海防的情況。
從明代開始,扼守中日海上交通的普陀山被海盜倭寇所盤踞。明清兩代政府都曾經施行過嚴格的海禁政策,遣散僧侶,焚燬寺廟。海天佛國的清凈樂土成為抗倭戰爭的最前沿。直到十七世紀末,清政府收復台灣,海禁取消。普陀山才再一次恢複元氣。
| |
普陀山最大規模的重興工程,是在清朝的雍正年間。十八世紀,中國的雍正皇帝用了三年時間,對所有殿宇和設施“舊者新之,缺者補之”,普陀山寺院從此甲于江南。普濟禪寺,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寺前的海印池邊,矗立著雍正皇帝御賜的一塊石碑,這位從來沒有到過普陀山的皇帝,憑著想象,寫下了這麼一段描述普陀山景色的文字:“普陀秀峙海堧,迥立於天風紫濤浩瀚無際之中“。
雍正對普陀山的浩蕩龍恩,很可能是一種報答。雍正是以皇四子的身份在九子奪嫡的殘酷鬥爭中繼承皇位的。康熙五十八年,普濟寺新任住持在例行的升座説法時,用第一瓣香恭祝皇帝康熙聖壽無疆,第二瓣香單單祝福皇四子雍親王,第三瓣香又用隱語暗示在九子奪嫡鬥爭中,皇四子必勝。此時距康熙駕崩還有兩年,一個遠居海島的和尚如何能夠預知是皇四子雍親王勝出繼位呢?這恐怕同普陀山歷史上的許多秘密一樣,淹沒在如紫濤般浩瀚的海洋中。
| |
雍正年間建造的普濟禪寺,已成為普陀山佛教活動的中心。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普陀山的三大香會期。香客和遊人手捧象徵著光明和智慧的蓮花燈,從普濟寺出發,參加傳燈祈願法會,將希望與祝福從這裡不斷傳播。(編導:朱晶)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