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西北部賀蘭山下,一片荒蕪的沙野緩坡上,分佈著200多座大小不一的黃色土丘。長久以來,它們就這樣袒露在大地上,沒有人知道這些土丘究竟代表了什麼。
上個世紀70年代初,幾個戰士在這裡挖掘工程地基時,意外地發現了早已失傳的西夏文字。十幾天后,寧夏考古研究所對這一地區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一個古老的墓室重見天日。考古人員經過仔細的研究和測定,認為這片荒野中孤寂的土丘,是中國古代西夏王朝的王室陵墓群。
| |
在對西夏王陵的發掘清理中,最早出土的,是三尊石刻雕像。這些雕像有男有女,各個顴骨高突,鼻梁粗壯,獠牙外露,手腕和腳脖處都帶有圓環。中國許多古代民族都有過對人型圖案的崇拜,而這些圖案中的人物,往往帶有該民族的一些鮮明特徵。西夏王陵中的石刻雕像,與文獻記載中實行“剃髮、穿耳、戴環”的党項人十分吻合。類似的石雕在西夏王陵一共出土了11座,其中刻有西夏文字的只有一座。根據這些西夏文字,和雕像以誇張手法表現的負重神態,人們猜測它們可能是承載石碑的人像支座,。
這種説法至今仍然存在爭論,因為西夏王陵中所有的墓碑都已不知去向,只有大量的殘片散落在墓地之中。考古人員對7號陵進行清理時,一共出土了1775塊殘碑碎片。西夏學者對這些碎片進行拼對時,組成了一塊包含16個西夏文字的殘碑局部。這16個字翻譯出來就是“大白高國,護城聖德,至懿皇帝,壽陵志文”。西夏党項人崇尚白色,“大白高國”是他們對自己國家的稱呼,護城是西夏仁孝帝的稱號,至懿皇帝就是西夏第五任皇帝李仁孝。
| |
這是一件考古過程中極其幸運的事,在少量的16個西夏字中,竟然明確地找到了陵墓主人的線索。直到今天,壽陵仍然是西夏王陵中唯一可以確定主人身份的一座。而對這座龐大陵園的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一直延續到今天。(編導:朱晶)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