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元1727年,中國清朝政府和俄羅斯帝國在一座叫恰克圖的小城簽訂條約。俄國商人終於獲得了和中國商人直接貿易的權利。
當時俄國商人最希望獲得的商品就是中國的茶葉,這種商品不僅在俄羅斯有著巨大的消費群體,甚至它在整個歐洲,都是最賺錢的東西。
由於中俄兩國間的茶葉貿易,最終導致了茶葉之路的産生。
茶葉之路的起點是中國南部的福建省,終點是俄國的聖彼得堡。山西商人將福建、江蘇等産區的茶葉運抵恰克圖,恰克圖方面由俄國政府控制,而中國方面則由山西的商人把持。
| |
山西的許多商人都加入到了這個貿易中來。此時的中國百姓,大多還沉寂在小農經濟的勞作中,而對於山西商人來説,他們已經開始了遠足貿易。
公元1875年,即清光緒年間。山西祁縣的長裕川茶莊,在漢口、長沙、南昌、揚州等地市設立了十余個分號。經長途販運將茶葉從張家口、殺虎口行銷蒙古、俄國,或從漢口走長江轉銷歐洲。
《山西外貿志》記載:在恰克圖從事對外貿易的山西商號中,經營歷史最長、規模最大之一,就是榆次車輞常家。
常家從清乾隆開始,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在七位皇帝執政的170年中,子孫相承,一直在奔走于茶路之上。
常家商人在承包茶山的同時,還大量收購茶葉,由專人監督採摘,由自己的匠人對茶葉加工,自己的駝隊進行運輸。這種細緻的掌控,保證了常家茶莊在歐洲市場持久的信譽。
| |
豐厚的利潤回報也使得常家由宅院變成了一座莊園。170年的發展,常家大院佔地面積已超過十萬平方米,房屋1500余間。
常家莊園的建築格局中,有南方園林的綺麗靈秀,也有書香門第的淡泊古雅,精雕細琢的影壁花墻,工藝精良的雕刻藝術,佈局之美,建築之精,非同凡響。據説在當年施工時,不求進度,只求質量。連年不斷的修建、擴建,形成了南北向的一條大街。
還有一些山西商人,已經開始子承父業。他們將茶路上所賺到的錢,除留用於貿易的週轉資金之外,大部分則被用在家院的擴建,使得一些晉商的宅院,常年處於施工的改造之中。甚至有些商人,連自己都不清楚究竟要建一個多大的宅院。(編導:楊海波)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