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boxttx" name="big5"-->
>> 華夏掠影首頁

《肉孜沙地克》拍攝散記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0日 13:27

  編導、攝像: 秦 黎

  濟南臺在“看新疆”易地採訪網上抽籤時,抽到的選題是“羅布風情”。有人説這是個好選題,自然環境獨特。有沙漠、有胡楊、有塔裏木河;羅布人又是一個古老的部落,以打魚、狩獵為生,生活在羅布泊一帶。這個極有誘惑的題材,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一定要認真地去拍攝。

  當我們懷著神秘和期盼來到新疆尉犁縣,卻讓我們涼了半截。當地縣委宣傳部的同志説:“羅布人村寨修路,所有車輛兩個月不得出入。我們這兒沒有專門的羅布人村落,只有兩位老漢,在“村寨”當托。縣裏還有個博物館,你們拍一下博物館,採訪一下老漢,就是“羅布人風情”了嗎”。我們有些哭笑不得。中午去縣招待所吃飯時,我們在餐廳見到了一百零七歲的羅布人肉孜沙地克。説北京來了位領導,縣裏安排百歲老漢在“胡楊人家”招待領導。一大盤手抓羊肉被老漢用小刀一塊一塊的割到嘴裏,不一會兒工夫,全吃完了,然後老漢又要了一大碗“拉條子”。

  我忽然意識到,這是老天安排給我們的機遇。當機立斷,我決定跟老漢去“胡楊人家”。在那裏我們開始了對老漢的採訪。直到晚上九點,活動才結束。老漢準備從縣裏打的回家,我們提出用我們乘坐的採訪車送老漢回家。老漢非常高興,就這樣在八月十五的那個晚上,我們來到了肉孜沙地克老漢家。從那天晚上開始我們連續四天在老漢家拍攝。老漢對縣委宣傳部派來的翻譯説,我們全家都很喜歡這兩位記者。沒有架子,很隨和。這個印象對我們真實記錄老漢的生活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老漢的全家都非常配合拍攝。他們自然的生活著,我們自然的記錄著。

  在米爾沙力村拍空鏡時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我們正在拍一個房屋的空鏡時,這家的主人來了,看到我們在烈日下滿臉是汗,二話不説,從家裏拿來哈密瓜,切好了分給我們吃。這一幕讓我激動了好一會兒,多麼善良的人啊。

  記錄被拍攝對象的目的是要表現好這一題材,必須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在肉孜沙地克老漢家的拍攝,我們始終不放過每個細節。為結構故事,在拍攝中不斷把握那些有意義的元素。

  在老漢家四天的拍攝中,發生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吃瓜、看病、做禮拜、勞動等等,全是自然的、鮮活的素材。對我們來説,能否捕捉到那些瞬間,能否很好地用鏡頭語言去描繪豐富的生活場景,就是看你的拍攝功夫了。

  關於拍攝:電視是靠鏡頭説話,紀錄片更是如此。能否捕抓住細節更見功夫。

  那天老漢坐在床前準備切瓜吃。我們忙把機器架上抓拍。誰也沒有料到,老漢拿著刀割著吃。他用刀尖剔去瓜上的瓜子,然後插起來送到嘴裏。拍攝時,我們使用了廣角鏡頭。採取仰拍的角度,將老漢吃瓜表現得極有張力和內涵。隨著老漢品味甘甜西瓜是的一聲感嘆,鏡頭搖起,背景的墻上是一面黨旗。接下來鏡頭又跟著他搖上一塊西瓜去逗女兒。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場景,但被記錄了下來。隨後看到的一切全是那麼自然生動。這一組鏡頭的拍攝真過癮。

  去棉花地的拍攝更有趣。老漢不愧是縣裏的名人,見得多了。似乎知道我們想拍什麼。他不時地喊著,不時得向遠處眺望。給我們結構此片留出了閃回的空間。

  其它場景的拍攝沒有一處是我們事先安排的,一切都發生的那麼自然、真實。去拍羅布泊沙漠時,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我們只能打開車窗拍攝。一會兒裏面全是沙子。二十分鐘後風平浪靜。好像是羅布泊也知道我們的意圖,特意為我們表現一番。

  關於結構此片的索引:有了生動的素材和感人的畫面,不代表就能把一部片子做好。你要給別人講故事,得有能抓住人的語言表現力。前輩們早就説做紀錄片就是講故事。也許我們編的這個故事還不夠生動,但卻是按照前輩們的訓導去做的。此片切忌“電視八股”的風格,刻意生硬的渲染。應著力從平淡中見生動、見真實、見感人,讓人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試想:如果是我們聽説有一位百歲老人,那麼你最想了解和知道他什麼呢?

  一個百歲的羅布人,人們首先想知道他現在還能幹什麼?他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住在米爾沙力村生活充實。他靠什麼長壽?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淡的心境。百歲老人還能幹什麼?勞動、讀書、騎自行車。老漢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家之主、善良、富有人情味、風趣。老漢是怎樣的一個羅布人?他懷念過去的生活,喜歡唱羅布人的情歌,他更能適應變化。

  因此有了一個百歲羅布人怎麼生活,怎麼長壽,怎麼健康,怎麼富有人情味,是怎樣的一個羅布人的故事。

  其實這部片子還可以做的更長一點,還有許多有意思的事因時間所限,不能一一展開。也是個遺憾。只有留待以後慢慢充實了。

(編輯:朱亞菲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