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存世的上古青銅禮器之中,堪稱至尊的當非司母戊鼎莫屬。大鼎呈長方形,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重達832.84公斤。形制為立耳;深腹;平底,下承四足,足柱形中空。鼎的外壁飾以獸面紋;四角具高扉棱,立耳外側飾有雙虎食人首紋。鼎的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字銘文。大鼎也因此而得名。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所鑄的重器。
司母戊鼎發現于日本鬼子鐵蹄蹂躪下的1939年,當時豫北百姓民不僚生,餓殍遍地,農民們實在過不下去了,只有盲無目的地在田地裏挖寶以圖度日。
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北,距武官村大墓不足百米的地方是村民吳培文家的墳地。 這年春天,當地的農民吳希增在這裡挖到了一樣寶貝。大家秘密商議,決定避開就在附近的日本機場駐軍,夜間偷偷地挖掘。
整整一夜,他們終於在13米深的地下,挖到了被農民稱為“大爐”的司母戊鼎,但是他們沒有辦法把這只龐然大物弄出地面,只好有原封埋好,第二天、第三天......村裏的四十多個小夥子擴大土坑,又套了兩三匹牲口,甚至還磨斷了雞蛋粗的大繩。當時,安陽已在日軍鐵蹄控制之下。為防不測,挖掘始終是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
三天,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司母戊鼎終於得見天日。村民從沒有見過如此大的青銅重器。他們以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品格,發了毒誓,這大鼎決不能落入日本鬼子手中。吳培文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他們連夜把司母戊鼎運到家裏,先是埋到院子裏的垃圾堆下,後來又轉移到牲口棚、柴草屋中。
即便如此,還是走漏了消息。
很快,駐安陽飛機場的日軍警備隊長黑田榮次即前來“參觀”;接著,北平古董商人蕭寅卿也來秘訪,並願出20萬銀元購買大鼎,但要求村民將鼎分成若干塊, 以便分批裝箱運走。
| |
面對20萬銀元的誘惑,村民們動了心,真的開始肢解方鼎。但是,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鋸掉了一隻鼎耳。此時,村民們又覺得把方鼎破壞了太可惜,還怕萬一蕭寅卿食言,不完整的大鼎會很難出手,於是村民停止了肢解,重將方鼎埋入地下保存了起來。
剛過三天,日本人就聞訊來搶大鼎。
第一次一無所得。
第二次來的日本兵把整個武官村包圍了。然後直奔吳培文家的西院馬棚,在馬棚裏挖了半天,沒有找到大鼎。原來,村裏出了內奸,向日本鬼子告了密,説大鼎埋在西屋馬棚下。可是敵人錯聽成了西院馬棚下,而西院又恰好有個馬棚,真是陰錯陽差,大鼎也就因此躲過了一場大劫。
日軍撤走後,吳培文等擔心敵人再來,便施以巧計,將大鼎埋入日軍搜尋時所挖大坑的底部。
由於這次及時而巧妙的換位,使敵人第三次挖找又撲了個空。
日軍連續三次沒有找到大鼎仍不死心,便來抓人。他們派特務隊、便衣隊來抓吳培文。 為了保證鼎的秘密,在此後六、七年裏,吳培文躲過了鬼子的多次搜捕,被迫離鄉背井,顛沛流離,四處謀生。
抗戰勝利後,司母戊鼎于1946年6月重被掘出,存放在安陽縣政府內。 同年10月,適逢蔣介石60壽辰。當地駐軍將大鼎用專車運抵南京,欲作為賀壽禮物獻蔣。然不知何故,蔣未予接受。僅指示將大鼎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
至1948年夏,大鼎于南京中央博物院首次公開展出,蔣介石親臨參觀並在鼎前留影。1949年,國民黨在逃往台灣時,曾有意將大鼎運往台灣。終因解放軍行動未遂。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