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長江 新里程計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6日 14:24 來源:CCTV.com

  他們的世界裏沒有光亮,

  家庭的貧困使他們渴望上學的夢想無法實現,

  是誰來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

  是誰來幫他們實現夢想,

  敬請收看本期《公益行動》——

  《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紀實 春風化雨潤心田

  解説:這裡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大自然賦予了這裡青山綠水,如畫般的風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淳樸、善良,但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山大溝深,這裡人們的生活還相當貧困。

  黃玲就出生在這個偏遠的山村,今年8歲。一歲時,黃玲得了一場大病,因為家裏窮,沒能及時送到醫院,耽誤了治療。幾個月後,小黃玲的世界永遠失去了陽光。她在黑暗中孤獨地摸索著一天天長大,經歷了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童年。

  現在,同齡的孩子們都已經開始上學,可黃玲卻只能在自家屋前,一個人聆聽林中鳥兒的叫聲,打發孤寂的時光。黃玲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一家人的吃用就靠幾畝山地。為了貼補家用,母親去了外地打工。媽媽不在,黃玲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雖然眼睛看不到,懂事要強的她還時常幫爸爸幹點家務活。

  解説:長到 8歲的黃玲從來沒有走出過這個山溝。她最喜歡的事就是去隔壁的大爺家看電視。每當鄰居們擠在大爺家看電視的時候,黃玲總是一個人坐在門口,靜靜地聽電視。這是她感知山外面的世界的惟一的渠道。

  黃玲最喜歡有老師教學生們學習和遊戲的兒童節目。

  平時,鄰居家的孩子都去上學了,只有黃玲一個人在家裏呆著。終於有一天早上,黃玲忍不住自己一個人離開家,踏著高低不平的山路,摸索著朝著村邊小學校的方向走去。

  遠遠的黃玲就聽到了學校裏朗朗的讀書聲,這聲音對她來説多麼美妙、動聽。

  黃玲在學校呆了很久 ,學校的每一處對她來講都是那麼新鮮。這是她夢想很久的地方。

  教室裏沒人的時候,黃玲慢慢地摸索著走進空噹噹的教室。摸著課桌、黑板、講臺,她的耳邊還回蕩著朗朗的讀書聲,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坐在教室裏和同學們一起上課。

  解説:回到家裏,小黃玲就和爸爸説了想上學的願望。可是爸爸知道像黃玲這樣的盲童,附近的普通小學不可能接收。它只能到離家有70多公里的縣城的特教學校上學,可是由於路程遠,黃玲志只能住在學校,就算免去了學費,家裏也支付不起交通費和食宿費。父親很為難。

  每次小黃玲纏著爸爸問上學的事 ,爸爸總是告訴她,等家裏有了錢,就可以上學了。

  小黃玲家門口有幾棵桃樹,也是家裏的一部分收入來源。小黃玲天真地想到,等桃子長成了,賣了桃子就可以上學了。從此以後,小黃玲經常一個人坐在桃樹下,靜靜地聽,有時候還忍不住去摸小桃子,看看他們長大了多少。

  小桃子在一天天長大,小黃玲一個都捨不得吃,憧憬著桃子成熟的日子。因為桃子成熟的日子就是她上學的日子。

  解説: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2.4萬盲童失學,而且大多數生活在中西部的偏遠山區。學校離家很遠,只能去離家較遠的特教學校,加上行動不便,盲童上學就只能在普通小學附設特教班或到更遠的特教學校寄宿。

  但像黃玲家這樣的貧困家庭根本無法承受住宿費和交通費。何況盲童上學需要特殊的學習用具,所以有近一半的盲童,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上學。

  在江西省九江縣,生活著兩兄弟,和黃玲一樣都是盲童,哥哥黃乃輝今年8歲,弟弟黃乃學今年7歲,兩兄弟從一齣生眼睛就只能感覺到一點點光感。本來有兩個兒子的家庭應該非常幸福美滿,而他們卻成為了家裏的負擔。

  家裏的主要生活來源,主要是靠政府救濟,一家五口人生活過得很艱苦。家裏只有幾畝山地,都靠母親一個人來打理。奶奶辛苦了一輩子,還在為這個家承擔著沉重的家務。父親也是盲人,喜歡拉二胡。兩兄弟平時靠聽著父親的二胡來打發時間,沒事的時候喜歡在門口的墻上胡亂畫一些東西,儘管他們的眼睛看不見……每當母親想到兩兄弟的未來就禁不住落淚。

  兄弟倆都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特別想像別的孩子一樣去學校,可家裏的條件根本不可能完成兩個孩子的心願。淒冽的二胡聲仿佛是父親無奈的嘆息。

  2000年,由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出資一億港幣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合作的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正式啟動。該計劃中的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項目在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12個中西部省份實施,政府興辦必要的盲童教育機構培訓特殊教育專業教師。項目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適齡盲童走進學校。全國各地的殘聯的工作人員和特教學校的老師們走遍了中西部的邊遠落後山區,把一個個因貧困上不起學的適齡盲童從山裏背出來,送進學校。

  今天,九江縣殘聯要帶著哥哥黃乃輝去南昌的特教學校上學。全家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看著哥哥,弟弟非常羨慕,也盼望著明年能像哥哥一樣去上學。奶奶站在村口看著殘聯的車開遠,心裏看到了希望。

  解説:同時,宣恩縣殘聯和特教學校的同志也要把黃玲接到縣裏的特教學校上學,小黃玲知道不用等桃子成熟也能去上學,興奮得不得了。她終於可以走進自己夢想已久的課堂。

  宣恩熒屏特教學校,佇立在美麗的大山中間,是幾年前中央電視臺援建的。在這裡學習的全部是殘疾兒童。

  特教學校裏有一個盲班,班裏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資助的受益者。小黃玲剛進學校,覺得這裡的一切都非常新鮮。因為是新來的插班生,老師特別的照顧她。帶她熟悉學校的環境,盡心培養她生活自理能力。因為孩子們大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老師們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細心的照顧他們。教會他們走路,吃飯,洗衣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剛開始,黃玲吃飯還是需要老師的照顧,飯菜比家裏要可口的多。儘管的伙食費很少,但是學校的老師還是想方設法為他們做出豐富的飯菜。

  解説:到學校後黃玲首先要學會盲文。剛開始接觸盲文,小黃玲學得很吃力,但是很認真。

  孩子們喜歡上語文課,因為老師們為了配合課文和便於孩子們的理解,時常會拿來一些親手製作的特殊的教具。

  解説:黃玲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給了她生命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校園的生活,是她明天美好的開始

  小黃玲是班裏年紀最小的,班裏年紀最大的陳春華總是像姐姐一樣地照顧她。到學校時間沒兩天,因為她們相同的經歷,讓她們成了好朋友,有説不完的話。

  解説:17歲的陳春華在班裏學習成績最好。長江新里程計劃項目開始實施後,她是第一批入學的盲童,現在已經有三年多了,她深知自己能上學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她學習非常努力,成績優異,是班裏其他同學的榜樣。

  解説:張老師是陳春華的班主任,張老師告訴我們,特教學校的老師和普通學校的老師不一樣,他們不僅要教孩子們基本的文化知識,還要教他們專業技能,教他們生活自理的能力,讓他們有一技之長,為將來走入社會打下基礎。

  解説:陳春華家比較貧困,離學校又遠,為了省錢,她平時很少回家。今天張老師正好要去他們鄉辦事,所以可以順路送她。因為很長時間沒有回家了,陳春華非常高興。陳春華的家在大山深處,要坐幾個小時的車,下了車還要走二十多裏的山路。在學校期間,張老師像姐姐一樣照顧她,兩人感情很好。師生兩人一路上有説有笑,並不覺得路遠。

  兩個小時後,終於到了陳春華的家。陳春華的父母沒想到自己的女兒能回來,顯得很驚喜。陳春華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爸爸年輕時雙手不慎被機器攪掉了。媽媽有很嚴重的駝背,幹不了重體力活。陳春華還有個姐姐,在外打工,一年給家裏寄幾百塊錢,是家裏的全部收入來源。家裏的生活很困難。坐下後,她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學校發給她的獎狀給爸爸媽媽看,告訴父母她在學校裏被評為了優秀學生,還發了獎品。父母高興地看著獎狀,他們現在已經很難把如今的陳春華與過去的陳春華聯絡起來了……

  陳春華小時候一次發生意外,刺傷了雙眼,家裏四處借錢給陳春華治病。最終不但眼睛沒治好,完全喪失視力,家裏還因此負債纍纍。陳春華一天天地慢慢長大,她也曾經進過校園,可是上了學後沒幾天卻由於眼睛看不見而退學。從此她變得越來越孤僻,每天只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院子裏,望著遠方發呆,只有家裏的大黃狗陪伴著她。每當同齡小夥伴們放學回來,她就沒完沒了地問這問那。如果沒有長江新里程計劃的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項目,陳春華根本不可能圓她的上學夢。

  每次回到家,懂事的春華都要幫媽媽做些家務,因為她深知父母的辛勞。陳春華高興地告訴爸爸自己學會了按摩,説完給爸爸按了起來。經過了幾年的校園生活,如今的陳春華開朗、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對爸爸説)。

  同期:説以後掙錢養自己,給爸爸媽媽花

  採訪:爸爸(如今孩子能上學,很高興)

  解説:在特教學校,盲童要學習必要的文化知識和基本的謀生技能,孩子們也重新煥發了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一些孩子的天賦和潛能被發掘出來。

  在湖北宜昌市特教學校,陳偉就讀于盲四班。他有著和黃玲一樣不幸的童年。一齣生,陳偉就不能看見這個世界。家裏很窮,陳偉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上學對他來説曾經只是奢望。但他和陳春華一樣幸運,他是長江新里程計劃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項目資助的第一批入學的盲童。入學4年,如今他不僅各門功課成績優異,還吹了一手好笛子。

  採訪:書記 (新里程落實後,去陳偉家看到他放羊)

  2001年陳偉在殘聯的幫助下走入學校。入學以後,他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刻苦認真,門門成績優秀。如今的陳偉活潑,開朗,盡情地享受著的快樂的校園生活。

  像所有盲童一樣,雖然眼睛看不見,可是有很好的聽力。陳偉最喜歡上音樂課,對笛子特別感興趣。老師漸漸發現了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學校為他買了整套的專業竹笛,特地為他聘請了專業的老師教他。因為眼睛看不見普通的樂譜,老師就親自為陳偉用盲文扎了一本厚厚的樂譜,一遍遍耐心地教,聰明的他也非常刻苦地學。有一個音不準確,他就不停地練習,直到準確了為止。每天清晨,其他同學還沒起的時候,陳偉就已經開始練笛子了。為了不打擾其他同學的休息,他經常在空曠的操場上練笛子。通過這樣日復一日的刻苦學習,陳偉半年之後就通過了國家竹笛6級考試,前不久,他又順利地通過了國家竹笛9級考試。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也已經決定招收陳偉。

  解説: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一大清早,特教學校的孩子們就早早起來做準備,因為他們要代表特教學校參加宜昌市舉辦了以“同在藍天下共度兒童節”為主題的大型演出活動。老師們在幫孩子們化裝,整理服裝。孩子們異常興奮。

  陳偉今天要表演是笛子獨奏,胡老師正在抓緊時間輔導他進行演出前最後的排練。得知自己的兒子要演出,陳偉的媽媽一大早專門趕到了學校,陳偉並不知道媽媽的到來,專心致志地練著。媽媽並沒有打擾陳偉的練習,只是在窗口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在市中心的六一兒童廣場匯集了全市各所學校的同學,老師以及家長。到處飄蕩著歡樂的歌聲,洋溢著節日的氣氛。老師最後一次叮囑要上臺陳偉要注意的問題。該陳偉演出了,陳偉在主持人的攙扶下走上了舞臺。

  解説:一曲《春到湘江》,贏得了台下觀眾們的陣陣熱烈掌聲與共鳴,陳偉用他的笛聲證明:殘疾兒童一樣可以用天賦和努力去贏得尊敬和榮耀

  陳偉的演出獲得極大成功,老師們感到由衷的高興,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作為殘疾兒童的教育者,特教學校的老師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與耐心,孩子們的成功就是對他們的最好回報。

  正是長江新里程計劃的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項目給了這些盲童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 使他們夢想成為現實,讓他們走進知識的殿堂,開始精彩的人生。也使許多家庭擺脫了痛苦。對於盲童而言,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項目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之光,結束了黑暗中的孤獨與摸索,走進了繽紛多彩的生活。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項目它向所有人證明:殘疾兒童一樣有實現理想的能力,一樣能擁有色彩斑斕的世界,一樣有燦爛光輝的明天!

  解説:據有關部門統計,迄今為止,長江新里程計劃的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項目帶動和促進了其他資助項目的實施,目前已經培訓了2,800名盲童教育師資,資助了19,800盲童走進了學校,使全國適齡盲童的上學率由原來的百分之三十增加到百分之八十。陳偉、陳春華、黃玲,黃乃輝們都走進了學校,開始了校園生活,是那些有愛心的人使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這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端,殘疾兒童同樣有受教育的權利,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他們,伸出友愛的雙手,讓更多的殘疾兒童有機會上學,有機會通過他們的努力來實現他們的理想。

  我們衷心地祝願全國所有的盲童都能夠走進學校,開創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像這架飛機一樣展翅高飛,實現自己的理想,邁向人生新的里程。

責編:福偉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