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劇藝術 越劇的黃金時代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9日 15:58)
40年代,當上海在進行越劇改革的時候,在浙江四明山抗日根據地,也進行了一場對傳統越劇革新的嘗試。這場革新,是在中國共産黨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
四明山根據地對越劇的革新,有個鮮明特點:從一開始思想指導就相當明確,就是要把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的篤戲”改造成為中心政治任務--抗日戰爭服務的文化武器。新編寫的劇目,絕大部分是反映當地人民鬥爭生活的現代戲。此外,還演出過歷史題材的《風波亭》,以及將有些傳統劇目改成現代內容,如將《雙看相》改成一個偽軍與一個國民黨士兵相互看相、互相挖苦;《過關》改成揭露國民黨濫設關卡、魚肉百姓的內容等等。
越劇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改革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越劇的真正進入繁榮興旺的黃金時代,是在解放之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關心、重視越劇。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50年代前期,通過以“三改”即改人、改制、改戲為中心的戲曲改革,越劇開始了適應新時代的變革。改人,是指通過學習幫助藝人提高政治覺悟和文化業務水平。改制,指的是改革建國前舊的戲曲班社中不合理的舊制度,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改革運營機制和管理體制。1950年4月,上海成立了第一個國營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後組建為上海越劇院。1950年2月浙江成立了浙江越劇團。它們薈萃了越劇界一大批有較高藝術素養的劇作家、導演、演員、作曲、舞美設計等專門人才,在藝術革新和創新方面發揮了藝術示範作用。此外,一大批集體所有制的劇團如上海的以尹桂芳為首的"芳華"、以竺水招為首的"雲華"、以戚雅仙、畢春芳為首的"合作"、以張雲霞為首的"少壯"等,也很活躍,在出人齣戲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改人"、"改制",最終的落實點是"改戲"。所謂"改戲",指的是清除戲曲劇本和戲曲舞臺上的不良因素,對傳統劇目要存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又積極改編創作具有進步意義和時代精神的新劇目,推進藝術上的創新、提高。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越劇界處在創造力旺盛的時期,他們調動優秀藝術人才,集中力量反復加工,創作了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藝術精品,在劇本文學、表演、音樂唱腔、舞臺美術等各方面都達到新的藝術高度,從整體上提升了越劇的水準。如《情探》、《李娃傳》、《追魚》、《春香傳》、《碧玉簪》、《孔雀東南飛》、《何文秀》、《屈原》、《血手印》、《李翠英》、《胭脂》、《打金枝》、《梁山伯與祝英臺》、《祥林嫂》、《西廂記》、《紅樓夢》等。
在現代戲創作方面,浙江的成績尤為突出,如《五姑娘》、《鬥詩亭》、《山花爛漫》及現代小戲《搶傘》、《風雪擺渡》都在藝術上很有特色,受到觀眾歡迎。在這些優秀劇目中,南京的《柳毅傳書》、天津的《雲中落繡鞋》、武漢的《毛子佩闖宮》,浙江的《鬥詩亭》,上海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情探》、《追魚》、《碧玉簪》、《紅樓夢》、《王老虎搶親》等等被搬上銀幕,擴大了越劇的影響。
其中1953年拍攝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是新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1954年周恩來總理把它帶到日內瓦會議上招待外賓,受到包括卓別林在內的各國人士的讚揚,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不久還在卡洛維法利國際電影節上獲音樂片獎,這是新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上獲獎。與香港合拍的影片《紅樓夢》也引起空前轟動,連看幾次乃至幾十次的觀眾不乏其人。影片《梁祝》和《紅樓夢》的觀眾都數以億人次,許多海內外觀眾就是通過它們認識了越劇、愛上了越劇。有的地方甚至看了影片《梁祝》後自發地創辦了越劇團。這時期,越劇進入黃金時代,出現空前的繁榮景象。
責編:史冬蓮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