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劇藝術 新越劇(一)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30日 16:20)
在上海“孤島”時期女子越劇進行了改良。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時局的影響和自身的局限,“改良文戲”日趨衰落。越劇界的有志之士從危機中奮起,決心改革。1942年10月,袁雪芬出於對黑暗社會、對越劇現狀的強烈不滿,以話劇為榜樣,吸收新文藝工作者參加,率先走上改革之路。改革初期陸續聘請的編導,有于吟(姚魯丁)、洪鈞(韓義)、藍明(藍流)、白濤、蕭章、呂仲、南薇(劉松年)、徐進等,大多是年輕的業餘話劇工作者。他們把進行改革的越劇稱為“新越劇”。1944年9月起,尹桂芳與搭檔竺水招也投入創造“新越劇”的行列。以後,上海的主要越劇團都走上了改革之路,越劇的面貌在短短幾年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新越劇”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編演新劇目,使用完整的劇本,廢除幕表制。進行越劇改革的劇團,一般隔二三個星期推出一部新戲,即使偶爾演傳統劇目,也經過整理改編,從內容到形式進行革新。新劇目不但數量多,而且在內容上比過去有較大變化。受進步思想影響的編導和主要演員,編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會黑暗和宣揚愛國思想的劇目。他們重視劇目的社會效益,主張給觀眾以積極有益的影響,後來明確提出“戲劇是社會的鏡子”。1946年5月,雪聲劇團將魯迅小説《祝福》改編為《祥林嫂》,標誌著越劇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祥林嫂》的演出,不僅第一次把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的名著搬上戲曲舞臺,更促進了越劇劇目表現內容的積極變化,促進了越劇與進步文藝界、新聞界的密切聯絡,引起了中國共産黨地下組織對越劇和整個地方戲曲的重視。郭沫若、田漢、洪深、許廣平、于伶、歐陽山尊等都給予越劇以關心。
1946年9月,周恩來副主席到上海,親自看了雪聲劇團演出的《淒涼遼宮月》,事後又對地下黨如何做好戲曲界的工作、如何引導越劇演員走向進步,作了指示和部署。地下黨根據他的指示,派了黨員錢英鬱、劉厚生、李之華及黨的外圍組織的吳琛等,到越劇界擔任編導,《天涯夢》、《珊瑚引》、《萬里長城》、《國破山河在》等表達人民心聲的劇目受到觀眾歡迎。
在唱腔藝術方面,越劇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劇”在實踐中擴大了表現內容,40年代以悲劇為主,這就與越劇原來比較明快、跳躍的主腔[四工腔]發生矛盾。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時,1945年1月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時,都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分別創造出柔美哀怨、委婉纏綿的[尺調腔]和[弦下腔]。後來經過越劇界的共同努力、不斷加工,這兩種曲調更為完善,皆成為越劇的主腔,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不同流派的唱腔,把越劇唱腔藝術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責編:史冬蓮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