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戲曲頻道 > 越劇藝術 > 正文

中國越劇藝術三十年代的改良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4日 14:51)


  越劇發源於浙江,發祥于上海。除了男班名演員集中于在上海、並在上海日臻成熟外,更重要的是越劇的興旺、尤其是女子越劇的變革、創新和繁榮、提高,離不開上海的經濟社會背景、文化氛圍。越劇女班大量來上海,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當時上海租界成為“孤島”,工商業、娛樂業畸形繁榮,大批江浙籍人士為避戰亂來滬,為越劇興盛提供了客觀條件。自1938年1月起,女班競相來滬,到1941年下半年增至36個,女子越劇的所有著名演員幾乎都集中到上海。而男班則因演員年齡漸老,後繼乏人,逐漸衰落,最終被女班取代。劇種的名稱“越劇”雖然早在1925年便出現在報紙廣告上,但真正流行並被大家普遍接受,卻是在這一時期。女子越劇為在上海立足,適應這個大城市的環境和觀眾需求,就不能按照原來的樣子老戲老演。

  在這個時期以姚水娟為代表的一批越劇從業者進行了變革,當時稱為“改良文戲”。1938年9月,由原《大公報》記者樊籬編劇、姚水娟主演的《花木蘭代父從軍》引起強烈反響,她在演出此劇後不久被選為“越劇皇后”。

  這場越劇改良促進了越劇的進步,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大量編演新劇目,擴大了越劇的表現範圍。各劇團、班社競相編演新劇目,吸收文化人參與。其後4年間,上海編演的越劇新劇目超過600個,題材廣泛,風格、樣式多種多樣。這時期的劇目,受到海派文化、尤其是海派京劇的很大影響。大量的劇目採取連臺本戲的形式,有些改編自言情小説,有些改編自“三言二拍”,有些就是直接搬演自海派京劇,如《文素臣》、《怪俠歐陽德》、《狸貓換太子》等。


  劇目內容的多樣化,引起演出形式發生相應的變化。此前的越劇與一些古老劇種相比,表演手段比較單調、貧乏。進入上海以來,劇目向古裝大戲發展,表演也向程式化發展,但總體的表演水平還是不高的。“孤島”時期,上海租界內各劇種名家薈萃,女班有了廣泛吸收他人之長的良好條件。在演出古裝戲時,女演員們基本上是學習京劇的技巧,如姚水娟演出的《花木蘭》,在表演上主要是學京劇;范瑞娟則學習馬連良和高慶奎的唱,商芳臣對周信芳的“麒派”情有獨鍾。傅全香則努力學習京劇大師程硯秋的唱法和表演。

  時裝戲則往往移植自申曲。在1939年至1941年間,女子越劇的主要班社興起一股演出時裝戲的熱潮。如1939年7月,第一舞臺的施銀花、屠杏花主演了根據曹禺話劇名作改編的《雷雨》,她們又演出了取材自上海社會新聞的《黃陸緣》(又名《黃慧如與陸根榮》),演出本移植自申曲。姚水娟演出了《蔣老五殉情記》、《大家庭》、《啼笑因緣》、《魂斷藍橋》,商芳臣、魏素雲、筱丹桂、王杏花、竺素娥、馬樟花、支蘭芳都演出了一些時裝戲。編劇多半曾從事過“文明戲”,劇目排演一般採用幕表制或半幕表制,作品較多的編劇有樊籬、聞鐘、胡知非、陶賢、劉濤等。


  在舞臺形式上,開始突破了傳統的一桌二椅的形式,用了簡單的布景。姚水娟演出《蔣老五殉情記》時,請電影、話劇界的張石川、陳明勳、戈戈幫助,以“話劇化、電影化”相號召,大量吸收了電影、話劇中寫實的因素,在臺上搭樓,黃包車、輪船船艙都出現在舞臺上。

  “孤島”時期,正是上海各種傳播媒介大發展的時期。女子越劇充分利用上海報社、刊物、書局、電臺、唱片廠等傳播媒介眾多的優勢,擴大影響,贏得觀眾。這對劇種的繁榮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時期,出現了“三花一娟”的越劇四大名旦,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為竺素娥、屠杏花、李艷芳;青年演員如筱丹桂、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蘭、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嶄露頭角。女子越劇吸收著上海文化的營養,開始了向現代城市劇場藝術的轉型。

責編:史冬蓮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