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劇藝術 女子越劇的誕生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4日 12:53)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受新思潮影響,上海一些戲曲劇種出現女班或男女合演班社,很受觀眾歡迎。1923年7月,在上海經商的嵊縣商人王金水受京劇“髦兒戲”的啟發,在嵊縣施家岙辦起第一個女班,招收9歲到13歲的女孩子20余人,邊教戲邊進行基本功訓練。1924年1月,該女班到上海在昇平歌舞臺演出,報紙廣告上稱"髦兒小歌班",演員有施銀花、趙瑞花、屠杏花等。由於演技幼稚,僅演出4天8場便告結束,但它卻標誌著越劇史上的一個新時期──女子越劇的開始。
從1929年到30年代初,女班如雨後春筍般大批涌現。由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嵊縣一帶的女孩子失去到上海工廠做工的機會,學戲成為主要的謀生出路。當時有名的科班有出過姚水娟的“群英舞臺”,出過筱丹桂、商芳臣、周寶奎的“高升舞臺”,出過王杏花的“越新舞臺”,出過尹桂芳的“大華舞臺”,出過袁雪芬、傅全香的“四季春班”等,到三十年代中期女子科班數以百計。抗日戰爭爆發前,杭州、寧波是女班的大本營,紹興、溫州也經常有演出。也有一些女演員陸續來滬,如“越新舞臺”的王杏花等,“東安舞臺”的徐玉蘭等、“四季春班”的袁雪芬、傅全香等。但抗戰前女班在上海的演出帶有流動性質,演出場所多為茶樓和小型劇場。這時期,除男班、女班單獨演出外,還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第一個女班的小生屠杏花、男班名旦白玉梅的女兒小白玉梅,都是混演時期的著名人物。混演是男班女班交替時期的一種特殊現象,它與後來男女合演的區別在於演員性別與角色性別未必一致。
責編:史冬蓮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