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劇藝術 越劇的起源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4日 11:10)
在我國戲曲百花園中,越劇是一個歷史不長但發展很快的劇種。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最興盛的時期,祖國大陸的21個省、市、自治區有專業越劇團。越劇以抒情柔美、富有詩情畫意的獨特風格,贏得了大江南北廣大觀眾的喜愛,並享譽海外。
了解一個劇種,首先要了解它的源流。越劇發源於浙江嵊縣(今嵊州),這裡在紹興南部,春秋時期屬於越國版圖,清代屬紹興府。以後劇種稱“紹興戲”、“越劇”都與此有關。越劇是從説唱形式的唱書衍化而來的。大約在1852年,即清咸豐二年,嵊縣馬塘村的貧苦農民金其炳在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新的曲調,唱眼前景物、當地新聞和簡單故事,吸引了不少人向他學唱。由於每句唱的後面都帶有“四工合上尺”的襯字拖腔,所以稱作[四工合調]。起初唱書是農民勞動之餘的自娛自樂,故稱田頭唱書,後發展成農閒時討年糕、粽子的謀生補充手段,稱沿門唱書;再後來出現半農半藝、帶有職業性的落地唱書和走臺書,唱腔也吸收湖州[三跳]演變成[呤哦調],唱書內容也不斷豐富,出現根據民間故事和彈詞等改編的長篇書目。
1906年春節期間,唱書藝人在浙江余杭進行了分角色演出的初次嘗試,清明節時在嵊縣東王村用稻桶、門板搭成的草臺上正式以戲曲形式演出,從此誕生了一個新的劇種。為與紹興地區流行的紹興大班相區別,稱之為“小歌文書班”,簡稱“小歌班”;因為十分簡陋,樂器只有尺板、篤鼓,也稱“的篤班”。藝人基本上都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俗稱男班。所用曲調沿用唱書時的[呤哦調],以人聲幫腔,無絲弦伴奏,劇目多民間小戲。“越劇”這個名稱,首次出現在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報》演出廣告中。
小歌班誕生後,從嵊縣向鄰近的紹興、寧波一帶流佈。1910年進入省城杭州。1917年5月13日,初次進入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粗糙簡陋,觀眾寥寥,不足一月即結束。以後又有三班小歌班藝人來上海,在幾經失敗之後,藝人們注意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藝術上有所提高。從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了幾乎所有較知名的演員,編演了一些有自己特色、引人入勝的新劇目,如把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編為連臺本戲,又如編演了《孟麗君》,重新改編移植自東陽班(婺劇)的《碧玉簪》。這些劇目,正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因而受到廣大觀眾歡迎。
為了適應城市環境並在競爭中生存,迫切需要變革,改變劇種過於簡陋的狀況,提高藝術水平。1921年在上海昇平歌舞臺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樂隊,用絲弦演奏取代人聲幫腔接調,因板胡定弦為1-5兩音,在工尺譜上是“正”、“宮”,故稱[正宮調],簡稱“正調”,從此[絲弦正調]成了男班的主腔,並初步建立起板式變化體的音樂框架。1921年9月到1922年,男班藝人相繼將劇種改稱紹興文戲,向古裝大戲方面發展。他們吸收京劇、紹劇的表演程式、鑼鼓經,劇目則受當時盛行的“海派京劇”影響,主要編演連臺本戲。
這一時期他們的演出場所主要是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以及茶樓、旅社、小型劇場。經過艱苦努力,男班不僅在上海紮下根來,而且藝術上逐漸提高,涌現了一批著名演員,其中有小生王永春、張雲標、支維永,小旦衛梅朵、費翠棠、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童正初,小丑馬阿順、謝志雲,大面金榮水等。
責編:史冬蓮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