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戲曲頻道 > 越劇藝術 > 正文

越劇流派藝術——張派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8日 14:16)


  熟悉越劇的觀眾都熟知張桂鳳塑造的一個個人物:《梁祝》中的祝公遠,《二堂放子》中的劉彥昌,《九斤姑娘》中的石二佬,《李娃傳》中的鄭北海,《祥林嫂》中的衛癩子,還有《西廂記》中的崔夫人,《江姐》中的雙槍老太婆,《桃李梅》中的知縣夫人,《打金枝》中的唐皇,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張桂鳳生於浙江蕭山,13歲在嵊縣學戲,應工老生。1942年10月進上海大來劇場,是袁雪芬倡導的越劇改革的第一批參加者之一,1945年再加入袁雪芬、范瑞娟領銜的雪聲劇團,1947年加盟范瑞娟、傅全香領銜的“東山越藝社”。解放後入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後轉入上海越劇院。張桂鳳戲路寬,在表演上堅持現實主義原則,注重刻劃不同人物的個性,有“性格演員”之稱,譬如在《祥林嫂》中,她一人飾二角,一個是衛癩子,是典型的浙江流民的形象,一個是吳媽,僅僅一句臺詞,但把精神麻木的形象表現得入木三分;在唱腔上較多吸收紹劇高亢的音調和棱角分明的潤腔方法使唱腔激昂奔放,富有力度,從而增強了男性氣質。如《二堂放子》,“何日骨肉能聚首”這段[尺調腔慢板],是劉彥昌在二堂看書偶見落花瓣瓣、秋風瑟瑟不禁思念聖母時唱的,唱腔旋律流暢,剛健質樸,韻味濃郁;該劇中的“華山聖母是兒的娘親”唱段,是以[尺調腔二凡]為基礎組織起來的,其過門和唱腔都吸收自紹劇,但又加以越劇化,唱得感情真切深厚。


  張桂鳳組織唱腔的能力很強,能根據人物感情變化靈活運用各種曲調、板式,使唱腔富有新意。如《淒涼遼宮月》第六場中道宗猜疑皇后時唱的“一石投水激波濤”這段[弦下腔],以尺調式、正調式、北調式、自由式的[弦下腔]混合組成,旋律豐富,節奏多變,唱腔深沉、粗獷,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運腔又十分細膩。《李娃傳》中的“訓子”吸收了紹劇的音調,充分表現出人物激憤的情緒。

  張桂鳳創腔時善於根據塑造不同行當、不同個性的人物的需要,採取不拘一格、移花接木的方法選擇和運用不同的音樂素材。《淒涼遼宮月》中道宗唱的“眼前麗人賽觀音”這段唱,根據這位驃悍人物的特點和具體情境,吸收借鑒了紹劇的[平陽調]因素;《祥林嫂》中衛癩子的“東南西北全走遍”這段唱,根據人物不務正業、四處遊晃的特點,繼承運用了越劇早期的[平板]唱腔。這樣做既突出了人物的個性,又使唱腔富有地方色彩。

  張桂鳳的傳人有王金萍、董柯娣、章海靈、費祿姣、樂彩珍、張國華、張承好、吳群等、周勤等。

責編:史冬蓮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