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戲曲頻道 > 越劇藝術 > 正文

越劇流派藝術——傅派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8日 14:14)


  傅派是傅全香創立的越劇旦角流派,傅全香十歲時進四季春科班學藝,應工花旦,出後師承有女子越劇花衫鼻祖之稱的施銀花的唱腔和唱法特點,進入上海後向小白玉梅等越劇藝人學習演唱技巧,並吸收借鑒京劇大師程硯秋和評彈藝人徐雲志的發聲、運氣、吐字等演唱特點,根據自己的條件融會貫通,運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開拓了唱腔的聲域,增強了表現力,逐漸形成獨自的演唱風格。

  傅派的唱腔極具特色,尤其是她的甩腔,吸收了京劇長拖腔的特點,迂迴曲折,為突出總結性唱段和渲染人物情感,常用句幅擴展、節奏頓挫、調式交替等手段,形成句幅特別長,又變化多的甩腔,如《梁祝十八相送》“就送小弟到長亭”這句甩腔,在“到長亭”三個字上都運用了加花擴展,並配合運用了兩個小氣口,旋律抑揚有致。《梁祝樓臺會》中,“記得草橋兩結拜”這一段唱的甩腔“馬家勢大親難退”“勢”字以重音演唱,又運用六度下滑音的運氣,唱完“大”字,戛然停頓,“親難退”三個字上加花擴展,在“親、難”上用兩個短促的小氣口,抑揚頓挫,表現了英臺難以言狀的悲痛和憤恨,這都是傅派典型的甩腔。


  傅全香嗓音條件好,音域寬,音色甜亮,素有“金嗓子”之稱。她演唱的時候真假聲結合,強調聲音的位置和共鳴,中低音委婉柔美,高音區峭拔明亮,高低音銜接很自然,這樣就形成傅派唱腔與眾不同的特點,婉轉圓潤,華彩綺麗,曲調跳躍多姿,小腔豐富,演唱的時候富有激情,尤其在重點唱句中,常採用六度、七度、八度的跳進,甚至更大的音程跳動,唱腔中的高音已經突破了越劇常用的高音範圍,而且在人物感情特定需要的時候,唱腔在高音區延長時值,形成震撼心弦的高腔,從而把唱腔推向戲劇性的高潮,這在越劇唱腔中較為少見,如《情探行路》的唱腔中,借鑒了袁雪芬在《雙烈記誇夫》中六字調的唱腔形式,根據自己真假嗓結合、音域寬廣的特點,加以變化,通過高亢激昂,時而低回深沉的曲調大幅度起伏,體現了一種清新飄逸的風格。

責編:史冬蓮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