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戲曲頻道 > 越劇藝術 > 越劇流派 > 正文

越劇流派藝術——尹派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30日 17:21


  尹派是尹桂芳創立的越劇小生流派。尹桂芳,1919年生於浙江新昌,十歲初進科班學戲,十二歲進入“大華舞臺”,在這個紹興文戲、紹興大班、徽班的“三合班”裏,打下文武兩方面的堅實基礎。她初學花旦,後改小生,四十年代積極從事越劇改革;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條件,博採眾長,熔于一爐,刻意求新,創立了獨樹一幟的流派。

  尹派的特點是委婉纏綿,灑脫深沉,純樸雋永,清新舒展,是一種典型的以柔為主、柔中寓剛的風格。這種風格,在1941年灌制的唱片《破腹驗花樓臺盤妹》和1943年灌制的唱片《賈寶玉哭靈》中已初露端倪。尹桂芳嗓音厚實,音色甜潤,但音域不夠寬,她根據自己的條件,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中低音區的優勢,著重追求唱腔音色的變化,腔詞的韻味,在唱法上講究以字行腔,字重腔輕,內緊外松,賦予字音濃厚的感情色彩,使唱腔有一種獨特的韻律美。她繼承了我國説唱藝術的優良傳統,唱腔徐舒流暢,娓娓動聽,演唱時注重腔詞的聲調和音調的熨貼結合,使字音唱得自然,聽來字字清晰。尹派唱腔的旋律多在中低音區迴旋,但在重要的關鍵句上,常用異峰突起的手法,增強表現力。如《紅樓夢哭靈》中的“林妹妹變成寶姐姐”一句,旋律一躍而上,在較高音區結合假聲唱法,把寶玉痛徹肝腸的悲痛表現得格外動人。

  尹派的慢板優美舒展,尤其擅用大段敘述性“清板”細緻刻劃人物感情;創腔時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如起腔的安排、插句的運用、板式的轉換、甩腔的變化等等,使整段唱層次分明。唱腔的曲調緊緊圍繞著尹派特徵音調展開,唱腔結構嚴謹,行腔往往體現著有規則的自由性,即隨著人物感情的變化,有意識地運用忽快忽慢的速度變化和時緊時松的節奏處理,使唱腔徐急頓挫,起伏多變,如《浪蕩子嘆鐘點》是一段長達一百一十六句的大段“清板”,根據唱詞內容,在人物感情轉折處先後變換了九次速度,並在人物情緒激動時輔以突快、突慢的速度變化,時緊時松的節奏處理揭示了浪蕩子悔恨交加、痛心疾首的複雜心情。

  尹派的起腔有鮮明特色。它起音較低,音調親切自然,在不同劇目中根據不同人物的具體感情,變化多端,尹派起腔常出現在唱段中間,尤其是大段敘述性的唱段之中,隨著人物感情的轉折,突然插入一個節奏舒緩、韻味醇厚的起腔,不但使人物感情得到充分抒發,而且使觀眾獲得一種欣賞的滿足感。如《山河戀送信》中的“妹妹啊”,音調親切婉轉,充滿深情柔意,真切表達了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何文秀算命》中的“媽媽聽道”則音調樸實,語氣懇切,是整段“清板”的啟示性唱句;《桃花扇追念》中的“香君啊”,在層層下行的旋律進行中,連續加以裝飾倚音的潤腔,使音調具有一種哭腔因素。其他如《秋海棠心心相印》中的“真不會感到寂寞啊”,《紅樓夢金玉良緣》中的“妹妹啊”《盤妻索妻洞房》中的“娘子啊”等等起腔,也都各有特點。

  尹桂芳在塑造不同人物的音樂形象時,廣泛吸收兄弟劇種的營養,豐富自己。在《何文秀》的“哭牌算命”一場中,唱腔以[四工腔]為基礎,吸收借鑒了杭劇[武林調]和蘇州彈詞的因素,創造了新穎的[算命調]。這種曲調説唱結合,節奏靈活,幽默詼諧,聲聲入耳。

  為了塑造愛國詩人屈原的形象,尹桂芳一改過去慣演的儒雅、溫順的小生的風格,唱腔和唱法,吸收了京劇老生腔的某些特點以及紹劇中激昂高亢的音調,使尹派唱腔增加了蒼勁雄渾、剛健挺拔的因素。“天問”這段唱,吸收了紹劇[流水板]激越的音調,中間還穿插著節奏緊密、鏗鏘有力的[撲燈蛾]念誦,唱念渾然一體,氣勢磅薄。

  尹派影響很大。師承尹派的有尹小芳、筱桂芳、高劍琳、宋普南、沈嘉麟、趙志剛、茅威濤、蕭雅、王君安等。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