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節目詳解

王陵疑雲(第二集)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5日 10:07


  1984年,江蘇徐州獅子山腳下意外發現了大批漢代兵馬俑,但令考古學家大為迷惑不解的是,俑坑中兵馬俑的擺放非常淩亂,這在注重禮教的中國古代,是要冒殺頭之罪的,是什麼原因讓工匠們敢做這種冒天下大不韙的事呢?

  為了尋求答案,必須找到這支地下軍隊守衛的主人是誰。考古專家王愷把目標最終鎖定在了獅子山上,他邀請了地質專家採用科技手段來找墓,但卻失敗了,兵馬俑軍陣的主人墓葬到底在哪兒呢?

  土法尋找

  幾次找墓行動都無功而返,難道只有俑,沒有墓嗎?但王愷堅信自己的判斷並沒有錯,兵馬俑的主人墓葬一定就在獅子山上,只是還沒有找到而已,用先進儀器找墓的失利並沒有讓他放棄,相反,他上山的次數更多了,這條通往獅子山頂的臺階路,王凱不知道已經走過了多少次。

  獅子山村幾乎每一個村民都認識他,只要看到王愷,都會説“找墓的又來了。”村民們經常能看到他坐在山頂上冥思苦想,忘掉了吃飯、回家,就好像入了魔一樣,很多時候直到月亮高挂樹梢,人們還能看到王愷在獅子山上徘徊的身影。 從85年開始找墓,一晃五年已經過去了。

  王愷:我曾在徐州市文化局召開的一次業務會上,發下誓言:不找出獅子山漢馬俑的主人陵墓,我死不瞑目。

  在眾多科學家都偃旗息鼓的情況下,萬般無奈,王愷決心還是用自己的土辦法試一試。

  1990年初春的一天中午,王愷來到獅子山村,他知道,每天這個時候,村裏上年紀的人都會聚到村頭曬太陽,要了解獅子山的歷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到他們中去,從閒聊中,説不定能夠發現有用的線索。連著一個多星期,王愷天天來到村頭,村裏人也都知道他來的目的,於是盡可能地多説一些東拉西扯的話,王愷每件事都認真聽著,但一直沒有得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為了接觸更多的人,王愷離開村頭,開始了家訪,他著了魔似的挨家挨戶找人聊天,逢人就問,見人就説,同時他的眼睛密切注視著任何一處搞過基建的地方,觀察那裏土層變化的情況。

  紅芋地窖

  1991年的一天,王愷從山上尋察回來,看到兩個老漢在村口下棋,像往常一樣,王愷湊了上去,看到王愷,兩人又把話題扯到找墓上。其中有一個人冒了一句:“聽人説,早年有人在山上挖過紅薯窖。”這平平常常的一句話,讓王愷就像觸電一樣,渾身一震。

  王愷:紅薯窖?本身我是農村來的,紅薯窖是幹啥用的,我很清楚,在我們那兒,紅薯窖一般是挖一個坑,長2米,寬1米,深2米左右。

  對獅子山已經非常了解的王愷深知,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石頭山,山上的土層很薄,每年獅子山上都會種樹,植樹的村民挖坑時必須非常小心,因為幾十厘米厚的土層之下就是岩石,一不小心鐵鎬就會挖到石頭上,把人的手震的生疼,在這幾十厘米的土層上,怎麼可能挖出2米多深的紅薯窖呢?

  “有人在山上挖過紅薯窖”,這話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在這裡下棋老漢用的是“挖”字,而不是“鑿”字。為了一個簡單的紅薯窖,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在山上開鑿石頭,這種可能性太小了。

  也就是説,如果要在山上挖一個紅薯窖,那麼這個地方的積土層必定很深,這種情況只有一種解釋,山岩之中原本是沒有大面積泥土的,有可能是後來人為搬運而來,那麼,是不是紅薯窖正好挖在了墓穴的填土層上呢?這是一個十分專業而又簡單的問題。

  王愷豈能放掉這樣一條線索,他七彎八拐,費盡週折,查來找去,最後終於打聽到紅薯窖是張立業老人家的。一分鐘也沒有停留,王愷急忙來到了張立業家。

  張老漢十分確定地回答:他們家的老宅子那兒是有地窖,而且不止一個,早些年冬天都用來儲存紅薯,大的地窖都能放上萬斤紅薯,這些地窖可已經有年頭了,是從他的爺爺輩那時起就有了。

  王愷迫不及待地來到獅子山張立業家的老宅子處。

  這裡位於獅子山主峰南坡的半山腰處,已經多年無人居住。也許是命運要跟王愷開玩笑,在這片房子的西側,正是那條通往獅子山頂的臺階路,從85年開始到現在,六年來,王愷在這條路上山下山已經不知道走過多少次了。

  找到主墓

  王愷決定先挖一個探溝,第二天他就到山後採石場找了兩名工人,在張立業家院子後面的空地上畫出範圍,開始往下挖掘,挖了兩天,挖出一個1米多深的大坑,下面沒有碰到岩石,仍然還是泥土。

  王愷:到了這個深度,底下還是土,我就用探鏟向下探。

  中午,王愷拿著一把洛陽鏟,下到坑底向下探,探鏟一直向下打了1米3,加上土坑已經挖了1米2,等於已經探測到了離地面2.5米處的地下,探鏟探出來的仍然是泥土。

  王愷:2米5、6下面還是土,有希望。

  第三天,王愷讓兩個民工繼續挖,民工幹的很賣勁,土坑又向東擴了三米,中午時分,其中一個人的鐵鍬碰到了石頭,他急忙找來王愷。

  王愷:他説,王館長,挖不下去了,底下都是山石頭,沒辦法挖了,咦,好事。

  王愷隨著他來到土坑旁,看到泥土中露出了一塊很大的石頭,王愷小心翼翼,慢慢撥開泥土,就在這塊石頭上,王愷驚喜地看到了人工開鑿的痕跡。

  王愷:看到鏨子紋以後,我説好,理著這個石頭向下挖,我就看著他們挖。

  挖了半天,底下仍然是佈滿人工鑿痕的石壁,王愷知道,這就是深埋地下千年古墓的墓道墻壁。

  王愷:高興死了,這簡直是花了6年的時間,沒有找到,這個墓(現在)找到啦,只要抓住這個墓道的東壁,這個墓算找到了,非常高興。

  一個埋藏千年的地下宮殿就這樣被撩起了神秘的面紗,這裡位於獅子山主峰的南坡,離科技找墓時確定的異常區只有十幾米遠。在這樣一座千年來從未面世的古墓中,兵馬俑世代守衛的主人還在其中嗎?通過墓主人,能夠揭開俑坑中兵馬俑軍陣擺放破綻百齣的謎題嗎?

  坐化和尚

  1992年12月16日,王愷帶著幾名考古隊員對獅子山漢墓進行了一次嘗試性發掘。

  挖掘進行到第四天中午,取土的民工們大叫了起來:“王館長,挖到寶貝了”。

  王愷急忙趕了過來,只見泥土中露出了一個陶瓷的小蓋子,連墓門都還沒有見到,難道這麼快就挖到墓裏的陪葬品了嗎?王愷也迷惑了,他小心翼翼地撥開泥土,隨著泥土不斷被鏟掉,王愷發現,小蓋子下面還有更大的器物,繼續挖掉周圍的泥土,一個更大的圓形罩子露了出來。

  王愷輕輕揭開小蓋子一看,圓形大罩子上有一個圓孔,下面似乎是缸一類的容器,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大缸裏究竟是什麼東西,大家七手八腳,非常小心地掀開了大蓋子,裏面赫然是一個人的骨架,而且,腿骨似乎盤曲在一起。

  這麼快就挖到了骸骨,而且沒有墓室,也沒有陪葬,只有簡陋的一個大缸,難道這就是幾千兵馬俑護衛的墓主嗎?難道這就是王愷苦苦尋找的二千年前的顯赫人物嗎?是不是出了什麼差錯?考古隊員們百思不得其解。

  缸體上還繪滿了各種各樣的圖案,考古隊員發現了一些似乎和佛教有關的文字和圖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第二天,王愷和考古隊員帶著問題來到了徐州市最大的寺廟雲龍山興化寺,寺裏的方丈大師接待了他們,大師回答説,大缸中的屍骨和兵馬俑的主人墓之間應該沒有什麼關係,這種大缸是專門用來埋葬僧人的,叫坐缸,缸中應該是某一位和尚的屍骨,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種獨特方式。

  這正好解釋了缸中的骨骸為什麼腿骨是盤曲在一起的。

  經過進一步訪問,王愷了解到,獅子山上早年曾經有過一座“竹林寺”,但早已被毀壞了,缸中的屍骨應該是寺中的和尚。

  王凱放心了,主墓應該還在更深的地下。

  初步挖掘 發現盜洞

  試掘繼續進行,不久,考古隊員發現了有一塊地方的土質和周圍的不太一樣,似乎要鬆軟許多,像是一個回填的土坑。

  王愷:大概它的直徑在一米,它是橢圓形的,寬度也是一米五左右。

  在土坑鬆軟的泥土中,王愷發現了幾枚銅錢,這種銅錢是西漢早期的錢幣,緊接著,又發現了印章,印章上刻有“楚司馬印”幾個字,“楚”代表西漢時期中央政權下屬的諸侯國——楚國,這是一名武官的印章,但他的身份決不可能擁有這麼大的墓葬,這不應該是墓主人的印章。

  這是發掘過程中第一次發現文物,然而王愷沒有一點興奮的感覺,反而心情越來越沉重,已經發現的零散文物説明,這個大坑可能是當年的盜洞,這些銅錢和印章很可能是盜賊離開時,散落在盜洞中的,王凱估計,獅子山漢墓早已經被盜墓賊捷足先登了。

  王愷:任何一個考古工作者,他辛辛苦苦找到了墓以後,最後證明這個墓給盜了,他就涼半截,如果盜得慘了,那説明更涼得很。

  徐州已經發現的其他幾座漢墓,比如北洞山漢墓,馱藍山漢墓,東洞山漢墓等,盜墓賊都曾經不止一次光顧過,墓裏存放的陪葬品都被盜掘一空,所有的文物蕩然無存。由於找不到任何實質性的線索,比如印章、或者是其他刻有下葬者名號的器物,所以至今也不能確定這幾座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誰。

  盜洞的出現,意味著獅子山漢墓可能也是一座空墓,墓中文物被盜一空,可能就無法找到能夠確定墓主人身份的線索,那麼,兵馬俑軍陣淩亂不堪的謎團,有可能永遠無法解開。

  王愷:是不是還會再出點,這個盜洞沒有把東西都偷完,還會留下東西,我們就這樣(希望唄)。

  正式發掘

  1994年11月,國家文物局同意大規模正式發掘主墓。

  16日,考古隊在獅子山村找了一所民居作為大本營,全體隊員開始進駐獅子山,與考古隊員激動的心情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王愷的心裏並不踏實,歷經兩千多年的地下宮殿,究竟還有多少東西留給後人呢?

  考慮到發掘工作將異常艱辛,同時為了加強考古隊的力量,徐州文化局派了一位年輕人——邱永生來協助王愷工作。

  這一年邱永生只有30歲,十幾年前畢業于南京大學考古係,別看人年輕,但他在徐州已經參與發掘了多處漢朝墓葬,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他在發掘現場除了擔任總指揮的職責外,還肩負一項重任,由於靈巧並且老練,發掘主墓室時,他將是第一個進入現場的人。

  發掘工作正式開始,到元月十一日,主墓的外部結構已全部呈現在人們眼前。

  發現塞石

  挖掘繼續進行,在和尚坐缸十余米的地下,考古隊員們已經看到了主墓室的大門。

  主墓室的門口堆放著幾塊巨大的條形石塊,每塊石頭的重量估計有5、6噸,考古人員都知道,這是下葬者為了防止主墓室被盜而用來封堵墓門的塞石,然而,塞石已經被拉了出來,而且上面還扔滿了各種文物。考古人員估計,這可能是盜墓賊所為。

  邱永生:那我們知道,盜墓者肯定通過主墓口進入到墓室裏頭了去了。

  每塊被拉出的塞石上,都鑿有一個類似“牛鼻眼”的東西,盜賊正是把繩索拴在牛鼻眼上,不知用了什麼技巧,居然就把5、6噸重的塞石拽了出來。

  考古隊員仿佛看到了盜墓者的活動

  拉處塞石後,盜賊進入了墓室。墓室內很黑,他們手舉火把亂翻一氣,發現有價值的金器、銀器、還有銅器全都不會放過,把墓室洗卻一空後,盜賊撤出墓室,最後遠走高飛。

  考古隊員的心情再次跌落到了最低點,主墓室中真的可能空空如也。

  塞石之上

  雖然大家非常沮喪,但發掘工作仍然照常進行。

  就在考古隊員們清理塞石的時候,除了大量銅錢外,還在上面發現了玉璜,這是西漢時期的一種玉器,更令隊員們的心狂跳不已的是,塞石上還出現了無數的玉片,在個別玉片上發現了纏繞在上面的金絲,專家推測,這些白玉應該是墓主人下葬時身上所穿的金縷玉衣的玉片。

  邱永生:金縷玉衣我們現在看到的一般是皇帝才能用,另外,除皇帝以外,是有一些特殊功勳的軍事將領,或者是一些特別分封的王,這在文獻上有這種説法,只有經過皇帝的允許,經過大的中央政府的特批,才能享用這種金縷玉衣。

  中國最早發現的金縷玉衣是在河北的滿城漢墓中,這裡出土了兩套金縷玉衣,它們屬於漢朝的諸侯王——中山王劉勝及他的夫人。

  在漢朝,徐州地區有資格在下葬時使用金縷玉衣的人,只可能是楚王,因為,他是當時皇帝分封在徐州的諸侯國——楚國的最高統治者。那麼,這也就證明了,兵馬俑的主人就是穿著金縷玉衣的這位楚王。

  邱永生:發現金縷玉衣它就意味著這個墓是楚王必定無疑,實際上兵馬俑主人的身份已經被進一步確定了。

  但歷史上共有十二位楚王,墓主人究竟是哪一位呢?從金縷玉衣上還無從獲得答案。

  玉衣是保護屍體的,應該放在棺槨中,然而獅子山的玉衣卻在主墓室的門口被發現,這是什麼原因呢?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墓內光線太暗,是盜墓人將玉衣拖到了墓門口,一片片拆散,抽走了上面的金絲。

  這些玉片,包括玉璜、玉璧都是名貴的寶物,為什麼盜墓賊會不屑一顧呢?顯然,這些玉器絕非凡品,它們都是王室標誌性的器物,盜賊不敢拿走,即使把它們拿到外面也沒有任何用處,不但無法換成金錢,還有可能找來殺身之禍。由此看來,盜墓的時間離下葬應該不會太遠,

  這更加證實了墓主人的王者身份,但玉器雖然出自王室,卻無法證明這位楚王究竟是誰。

  把塞石上的文物全都清理乾淨之後,考古隊員用起重機吊走了被拉出來的4塊塞石,主墓室的大門露了出來,在剩下的三塊塞石上,考古人員發現了異常。

  每塊塞石上都有一個小標簽,標簽上有許多用硃砂寫成的字,仔細辨認,上面寫的是:“第乙下陽,東方二簡”,原來這些標簽是用來標明每塊塞石應該放的位置。然而,考古隊員們仔細觀察之後卻發現,塞石沒有按照標簽標明的位置來安放,“西方一”放到了“東方二”的位置上,似乎是工匠們知道四塊塞石的大小差不多,所以胡亂往門口一放,只要能堵住墓門就行了。

  塞石混亂放置的情形不能不讓人想起俑坑中兵馬俑軍陣淩亂不堪的景象,這兩者之間肯定有必然的聯絡,混亂的背後必然存在謎團,一定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事件,才導致了這種情形。要揭開謎題,就必須確定墓主人是誰,看來尋找墓主人的任務更加迫切了。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