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徐霞客與鳳慶---魯史古鎮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2日 09:50 來源:CCTV.com

  公元1639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一個陰雲密布的中秋夜,雲南瀾滄江附近的一個小鎮子,風塵僕僕走來一個曬的黝黑的書生。他登上長長的石臺階,徘徊良久,大概是漆黑的夜空讓他鬱悶,書生一聲嘆息,尋燈光進客棧,日記未記便早早睡下。

  從書生日後的筆記可知,中秋夜所住鎮子是順寧府的阿魯司,就是今天雲南鳳慶縣的魯史鎮。而那個書生就是剛剛離開鳳慶的徐霞客,記錄了這段歷史的筆記叫《徐霞客遊記》。第二天天不亮,徐霞客就離開了小鎮,鎮上沒人注意這個江浙書生匆匆而來又悄悄而去。

  天亮了,徐霞客如果不是急忙趕路,他筆下的魯史就不會只是短短幾筆了。客店裏,睡眼惺忪的馬鍋頭正嘰裏咕嚕盤點著騾馬和貨物,隨著一聲長長的吆喝,鎮中那條崎嶇的石板路被叮叮咚咚的馬幫擠滿,小鎮裏充溢著久久不散的茶香和騾馬的汗酸味。那些北上的馬幫大多要渡過黑?江到達大理,進而去往四川西藏,而南下的馬幫渡過瀾滄江,過鳳慶要到達今天的緬甸。

  徐霞客沒有記錄下這個不起眼小鎮的繁忙,但他日記裏描繪的那條進出今日雲南的古驛道正是日後聞名的茶馬古道,而魯史鎮是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這個深山裏的小鎮也因此而忙碌。


  來往穿行在魯史鎮街巷裏的商旅運出茶葉也運出山風民俗,運進百貨也運入各色的文化。大理風格的院落、漢族的戲樓、川黔會館錯落有致的點綴在小鎮裏, 小鎮子裏佛寺的誦經聲、道觀的鐘聲此起彼伏,火腿、香腸、鹵豆腐八方美食匯聚一堂, 一個只有百十來戶人家的小鎮卻居住著十幾個民族的百姓,就連鎮名的來歷也各有説法,是姓魯姓史者居多,還是與孔子有關?實際上魯史就是當年徐霞客筆下阿魯司的轉音。阿魯是彝語小鎮的意思,而“司”是當年的巡檢司駐地。

  漫步魯史,沒了過去的喧鬧,但佈滿深深蹄印的石板路,斑駁的老屋,長滿青苔的水井,偶爾經過的騾馬,原原本本的留在古鎮。

  小鎮就這樣年復一年的迎來送往著一隊隊馬幫,茶馬古道的繁忙維繫著小鎮的生機。但隨著交通的發展,茶馬古道的沉寂,魯史也面臨選擇。最終,魯史人在山上建設新居修建公路,而在山下保留了這座載入《中國名鎮》的古村落,也保留了茶馬古道上一份悠悠歲月的積澱。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