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黃河龍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2日 15:03 來源:CCTV.com

  相傳,上古的時候,黃河曾經連年氾濫,使得兩岸的百姓苦不堪言。大禹帶領萬民從源頭開始疏導河道,一路來到了龍門山,龍門山橫亙綿延,擋住了黃河的去路,大禹率眾費盡千辛萬苦,終於鑿出一個豁口,讓黃河奔流而去,這個豁口就是龍門。


  龍門位於今天陜西韓城市城北30公里的地方,是陜西、山西兩省的交界處。據《名山記》記載:這裡“兩岸皆斷山絕壁,相對如門,唯神龍可越,故曰龍門。”在傳説中它是大禹在治理黃河水時所鑿,所以也就有了"禹門"的別稱。

  其實這個峽谷不過是黃河水千萬年沖刷下切的結果,是大自然的傑作,然而人們更願意將自然的力量人格化,過去在龍門一帶的幾十個村子裏都建有大禹廟,可惜如今保存完好的就只剩一處了。

  龍門寬約80米,形如閘口,每逢黃河水量大時,這裡水流湍急,洶湧澎湃,而它上遊5公里處的石門則僅寬57米,是黃河最窄之處,再向上遊就是著名的壺口瀑布。黃河之水滔滔而來,穿越這個狹長的通道,涌出龍門後,河床陡然變寬,最寬處達12公里,水勢也變的波瀾不驚,開闊壯觀。


  據説,每年三月,無數鯉魚從各條河流匯集到水流落差很大的龍門,競相跳躍,一年能躍上龍門的鯉魚只有七十二條,一旦登上龍門,就有雲雨相隨,天火燒其尾,乃化為龍。這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鯉魚躍龍門的傳説,龍門也由此具有了更多的涵義。科舉時代,人們便把“進學中舉”比喻為“魚躍龍門”。北京紫禁城外曾有一座長安左門,是張貼皇榜,公佈殿試中選者名單的地方,這座門便也被稱為“龍門”,象徵著上榜者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龍門還是陜西和山西兩地的交通要道,隋唐時期,李淵由山西渡過黃河奪取關中,建立唐王朝;明末,闖王李自成自龍門出兵,直搗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但是,千百年來,龍門兩岸的交通十分艱難,冬季靠冰橋,平時只能靠木船。

  1949年,解放軍後勤部隊和韓城地方人民政府共同在龍門渡口修建了100米長的鐵索浮橋,結束了龍門沒有橋的歷史。此後的1972年、1973年,龍門又先後建起公路橋和鐵路橋,西安至山西侯馬的鐵路和公路108國道貫穿而過,更是變天塹為通途。

  從此,有著各種美麗傳説的龍門,又由一個黃河渡口,一躍成為了兩省之間煤炭運輸等物資交流的重要通道。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