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因水而美,歷史上也常常因水而患。有意思的是,這裡最著名的治水者,卻是兩位大詩人??白居易和蘇東坡。“杭州若無白與蘇,風光一半減西湖”,説的就是西湖上,因他們而聞名的白堤和蘇堤。
| |
來到杭州,西湖上的白堤自是鐵定要去。但若沒有老杭州人的指點,遊客們多以為,現在的白堤就是當年白居易所築。其實,此堤非彼堤,這是一樁千年的冤假錯案。
公元822年,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來到杭州任刺史。當時的西湖被稱作錢塘湖,也叫上湖。這是因為,它的北部還連接著一個湖泊,水位比它低,稱為下湖。但那時的西湖年久不治,淤泥堵塞成患。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清挖了西湖的淤泥,在上下湖的連接處修築了一條攔湖大堤。並在此處設聖塘閘。閘門每日定時開啟和關閉。使湖水循環往復,也讓下游的農田得以灌溉。而白居易的這一舉措,使西湖的性質從此改變,它從一個天然湖泊演變成了一個人工湖泊。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凶年。”這是白居易在離任時送給杭州百姓的一句話。而杭州人更是報以桃李,他們在白居易所築長堤隨歲月消失後,將早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的白沙堤改名為白堤。它就是我們熟知的東起“斷橋殘雪”,西止“平湖秋月”,長達1公里的今日白堤。宋代,白堤又叫孤山路,因為它通向皇家的禦花園孤山。明朝時,太監孫隆對白堤進行整修,當時也曾稱作孫堤。但人名不如景艷,因為堤上春色絢爛,人們更喜歡稱它“十錦塘”。輕緩舒展的長堤如一把淩厲的快刀,把西湖切割成外湖和裏湖,又似一條綠色的錦帶,連起孤山和北山,山和水的巧妙剪裁,為西湖披上了美麗的衣裳。
| |
白堤一直在變,變換著地點,變換著名字。只有這些老照片定格了歷史的瞬間。這是當年康熙、乾隆兩帝多次巡遊西湖以後,西湖主要幹道的“標準官道”式樣。它中間鋪青石板、兩側砌石塊,岸旁垂柳依依。如今,這種路面的通道,只有在某些冷僻的山林深處才能找到。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啼。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是白居易剛到杭州時看到的白堤。雖然現在的白堤不是白公所為,但西湖卻因此情意綿綿了千餘年。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