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上海,如果有人説你“洋涇兮兮”,那可絕對不是一句恭維話。因為洋涇其實是中西合璧、不中不洋的代名詞,不過在人們今天頻繁使用這個詞的時候,很少還會有人記起,洋涇原來是一條河。
| |
打開今天的上海地圖,黃浦江的西側有一條叫延安東路的高架路,這條路從外灘到西藏路之間的路段,就是當年的洋涇,洋涇是一條與蘇州河平行,向東流入黃浦江的小小港河,它長約2公里,寬不足30米,在江南水鄉的上海,洋涇實在是一條不起眼的小河。清末的上海,這裡周邊景致和江南的其他地方沒有什麼不同,一派小橋流水的水鄉澤國景象。
然而,隨著1843年上海開埠,這裡的一切發生了變化。這一年,在洋涇和黃浦江交匯的地方,常常出現一個外國人的身影,他在江邊徘徊、思考,沒有人知道這個人是誰?又在想些什麼?這個人就是剛剛踏上上海的英國首任駐滬領事巴富爾。此時的巴富爾剛剛在上海城裏租了一個叫姚家弄的地方作領事館,不過館址的選擇頗費了一些週折,因為清政府不想讓中國人和洋人打成一片,以免出現難以處理的文化衝突和外交麻煩。他們希望保持華洋分治,外國人最好去城外的江邊灘地租地居住。領事館想要租地尚且如此困難,普通外國商人當時想在上海縣城裏租地的難度可想而
| |
巴富爾只得另辟奚徑,常在黃浦江邊徘徊的他發現江邊地勢開闊,可以停泊軍艦商船,並且向東可以出吳淞口;向西可以進入蘇州河。這裡恰恰是上海的咽喉要衝,向內可以直達中國內地,向外可以通向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巴富爾決定向清政府租借這塊寶地。
1845年11月,巴富爾終於劃出了上海有史以來的第一塊英租界,以洋涇為界,東臨黃浦江、北至李家場(今北京東路),西至護界河(今河南路)的830畝土地成為了英國人在上海的“國中之國”。這張上海英租界早期地圖,清晰地見證了當年的歷史。三年後,英國人又繼續擴張,向北擴至蘇州河,向西延伸至周涇(今西藏路),英國在上海的租界變成了2820畝。
在巴富爾劃出第一塊英租界後的第四年,法國首任駐滬領事敏體尼不甘人後,也依葫蘆畫瓢地租借了洋涇洋涇南岸的986畝土地。洋涇成了上海英、法租界的界河,它成為了租界的代名詞,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官方文件上,洋涇開啟了一個時代,從此名聲大噪。洋涇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裏究竟見證了上海灘怎樣的風雲際會,它又在何時從一條河變成了一條路呢?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