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詩經溯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2日 15:30 來源:CCTV.com

  “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人們在吟咏這兩千多年前的古詩歌時,自然不會忘記編寫《詩經》的孔子,然而《詩經》能夠流傳到今天卻也經歷過一番坎坷的磨難。


  今天我們讀到的《詩經》是毛亨、毛萇註釋的“毛詩”。孔子刪定《詩經》後傳給了子夏,之後師徒相傳一直傳到毛亨手中,可惜毛亨生不逢時。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整天以語《詩》為事的毛亨不知道何時會大禍臨頭,於是攜帶家眷一路倉惶地從山東北上,一步步遠離塵囂,最後來到了原來屬於趙國北部的地方,見這裡水草豐美相對荒僻於是居住下來,隱姓埋名以躲避追殺。直到漢惠帝撤銷了“挾書律”,天下太平了,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詩經詁訓傳》,並親口傳授給了侄子毛萇。因為毛亨熟知《詩經》的原本,他的《詩經詁訓傳》最接近孔子刪定的《詩經》。不過等到學術氣氛較為寬鬆的時候他已是暮年了。幸運的是,受到真傳的毛萇此時結識了當時的河間王劉德。

  劉德是漢武帝的哥哥,被封為河間王。他生活的時代正是“焚書坑儒”之後,各種書籍嚴重匱乏的時代。劉德愛好收藏古籍,而且不遺餘力、不惜重金。於是四方之士不遠千里趕到這裡,劉德對他們自然禮遇有加。後來他聽説在他的轄區內有一位能夠誦經解義的人,於是禮聘再三請毛萇做他的博士,並在毛萇居住的村子北面建了招賢館,命毛萇在這裡講經,傳授弟子。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毛萇就將他居住過的村子命名為“詩經村”,招賢館的所在地就稱為“君子館”,這兩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劉德治學方法極為嚴謹,對蒐集到的古籍都進行認真的校對、整理,一絲不茍,因此後來史學家班固在《漢書?景十三王傳》中給劉德下了八個字的評語:“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這就是成語“實事求是”的由來。

  在古代 “獻”是聰明智慧的意思,劉德死後就葬在他的封國河間國都城樂城西北2.5公里的地方,漢武帝封他為“獻王”,他的陵墓就稱為“獻王陵”,而毛萇墓則陪伴在他的旁邊。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劉德,就將這個地方稱做獻縣。

  後來劉德將《詩經》等他蒐集整理的儒家經典獻給了朝廷,但是卻沒有得到漢武帝的重視,而被收藏了起來,直到西漢末年才又被發現,逐漸流傳盛行。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