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曾經的東方大埠??十六鋪(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9日 12:03 來源:CCTV.com

  西方人説,是他們把上海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一個大都市。這話不是事實。根據各方面的記載,乾隆年間黃浦江邊的十六鋪,已經是上海傳統的航運、商業中心,更是中國和東亞最大的碼頭之一。也就是説,十六鋪在上海向西方國家開埠前,已經是東方大埠。


  上海的“鋪”是什麼意思呢?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為了防禦太平軍進攻,清朝官員在上海地區搞起了團練組織,將上海縣城廂內外的商號建立了一種聯保聯防的“鋪”,負責鋪內治安,公事由鋪內各商號共同承擔。當時的計劃是分27個市鋪,但因種種原因實際上只劃分了16個鋪。清朝初年東城最繁華的姚家弄一帶為“頭鋪”。出東門,至黃浦,北起小東門大街,南到董家渡大街就是“十六鋪”。十六鋪的面積範圍比頭鋪大出十幾倍,可見劃定之時,城外十六鋪地曠人稀,商業還沒有發展起來。三百年前,這裡稱為“城廂外”。在城墻的外面,是上海的東郊。

  而這一帶的海運早在清代乾隆時期就已經發展起來。當時海禁開放,沿海貿易繁榮。當時廣州和福建的南船比較高大,吃水較深。適宜在東海、南海的沿岸深水海面航行。上海及其周圍地區的沙船,船底較平坦,吃水淺。適宜在黃海、渤海等沿海淺水海面航行。正是由於南船不能北上,北船不能南下,就需要把上海港作為轉運南北的中轉站。

  不過,那時侯運河水運的繁榮要遠遠盛于海運。而上海港十六鋪一帶的碼頭實際上處於運河體系的邊緣,所能發揮的功能有限。但是,一場農民運動給十六鋪和上海帶來了新的機遇。當年,太平天國在南京定都之後,江南變成戰區,運河水系自此被攔腰截斷,全線衰落。因為運河不能貫通,南北的聯絡從過去的河運改成了海運,東西交通則依靠長江。十六鋪正處於這個交叉點上,成為了全國交通的樞紐。在近代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十六鋪不僅是聯絡國內貿易,而且是聯絡國際貿易的一個重要通道。可以説,上海的航運是從十六鋪發展起來的。


  到了1909年,上海縣實行地方自治,各鋪即被取消,它們的名稱也隨之消失了。由於十六鋪地處上海港最熱鬧的黃浦江邊,國內客貨運航線集中於此,碼頭林立,來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就將這裡稱作十六鋪碼頭,十六鋪的名稱就這樣流傳下來。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