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哈密??西陲鎖鑰鎮咽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8日 14:04 來源:CCTV.com

  200年前,一個被流放的清朝官員在途經新疆哈密時,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字幕:玉門磧遠度伊州

  無數瓜畦望裏收

  天作雪山隔南北

  西陲鎖鑰鎮咽喉

  這個人叫祁韻士,後來,他成為西北史地學的奠基人之一


  哈密地處新疆東部,天山貫穿全境,把哈密地區分成了兩部分,哈密城坐落在天山以南的哈密盆地內,是東進內地、西到新疆、北出天山、南到塔裏木盆地的十字路口。

  這裡曾被稱為西膜、古戎地、昆莫等,漢朝起稱為伊吾,直到元朝才改稱現在的名字??哈密。1943年,當時的政府在天山以北增設一個縣,直接引用漢唐時期的古地名??伊吾,使這個有著千年曆史的地名又獲得重生。

  元、明兩代,哈密是中原和西域間的中轉站,當時,西域各地派往明朝的使臣,以及到內地做生意的商人,都必須在哈密辦理各種去內地的手續,並且還要把攜帶的公文翻譯成漢文。

  哈密所處的地理位置,也註定這裡會是一個多事之地,漢朝軍隊與匈奴的大戰,隋朝與柔然、唐朝與突厥,無數次的兩軍交鋒在哈密留下了很多硝煙的印記,今天巴裏坤縣的唐城遺址,就是唐朝三千伊吾軍隊的駐地。


  若説記憶的久遠,還是要提天山廟。天山廟位於哈密市北約70公里的天山上。廟的外面,矗立著一座威武的班超像。公元73年,班超領軍進攻哈密的匈奴軍隊,收復了哈密綠洲,然後又翻過天山達坂,在巴裏坤再次大勝匈奴。班超從此倍受賞識,受命擔負起出使西域各國的重任,哈密成了他輝煌人生的起點。

  這是?墩,一座大烽火臺,清代這裡是軍臺和驛站的所在,而這種烽火臺在哈密不只是一座,邊關墩就是其中之一,面對著茫茫戈壁、層層遠山,這座孤獨的烽火臺滿是歲月侵蝕的印記,他曾見證過一位老將軍從這裡走過。

  1880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軍進駐哈密,準備以武力收復被沙俄侵佔的伊犁地區。他在整治軍備的同時,還命令軍隊在村鎮以及道路河流兩側栽種各種樹木,幾年時間,哈密城內外便是楊柳依依,一片翠綠,由於其中以柳樹居多,後人就把這些樹稱為“左公柳”,儘管左宗棠不久被調回了京城,但一棵棵左公柳卻帶著他的良苦用心融入哈密人的生活,實現了老將軍福澤後人的夙願。

  今天的哈密,烽煙早已不見,遺存下來的幾千棵“左公柳”卻是枝繁葉茂,為古城點綴了片片懷舊的蔥鬱。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