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綿延東去是具茨山,姬水流向山下的新鄭,五千多年前有一個叫有熊的部落就聚居在這樣的青山綠水間。 這一天,部落的最後一位酋長少典和他的夫人附寶去田間種地,突然,天地暗淡下來,附寶抬頭仰望,滿天星斗已經挂上天穹,這時一道電光像蛇一樣繞著北斗七星旋轉,四野都籠罩上一層青光,附寶只覺得腹中躁動,於是,便有了身孕。
二十四個月後,附寶在新鄭北關的軒轅生下了一個孩子,就取名叫軒轅。因為這個孩子出生的日子是五行中的土日,而土是黃色的,所以當他成就帝業之後被稱為黃帝。
| |
按照歷史的記載,第一個將稻穀變成稻米,種桑養蠶,織布做衣的是黃帝;發明了捕魚之網,捉野獸于陷阱的也是黃帝。天文、曆法、數學、音樂、文字,這些中華遠古先民的偉大創造,因人們對英雄首領的崇拜而歸功於被神化了的黃帝,人們相信來自天庭的軒轅黃帝是華夏文明的總代表。在距今48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許多不同的氏族部落。那時黃帝、炎帝和蚩尤就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三大氏族部落。
隨著黃帝勢力的日漸壯大,許多過去依附炎帝的部落紛紛歸順了黃帝,於是摩擦就産生了,炎帝向黃帝發起挑戰,雙方在展開了一場激戰。經過一番較量,黃帝打敗了炎帝,並同炎帝結為聯盟。
曾和炎帝相持多年的蚩尤,見炎黃部落結為同盟,十分不甘,決定北上與炎黃部落一決雌雄。 這裡是河北省的涿鹿,相傳炎黃部落和蚩尤部落就是在這棵樹下進行了殊死的搏鬥。涿鹿之戰後,蚩尤被打敗。相傳蚩尤統帥的九黎族人被俘後,被稱做“黎民”,黃帝、炎帝及其他部落聯盟有一百餘個姓氏,謂之“百姓”, 據説“黎民百姓”就是由此而來的。
平了蚩尤,黃帝于具茨山下大會諸侯。為了安撫歸附於他的各個部落,他毅然改變本部落原有的"熊"圖騰,取各部落圖騰的一部份,即獅頭、鹿角、蛇身、魚鱗、鷹爪,組合成統一的新圖騰,這就是龍。
嵩山地區是黃帝的都城所在,周邊遺留下大量的黃帝遺跡,北距軒轅之丘60公里的鄭州西山古城址,經考古學家多次發掘考證,確認城垣的年代距今5300年-4800年,正是歷史文獻記載的黃帝時期。
黃帝一生,生了二十五個孩子,二十五個孩子去向四面八方,然後一代一代生生不息,長成現在的我們,所以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