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淮畔尋古??壽春古城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5日 14:53)


  這是一張戰國初期的割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楚國佔據了長江以南的廣闊領土,是戰國七雄中領土面積最大也是實力最強的國家,100多年後的戰國末期,楚國的強大地未被秦國取代,末路窮途的楚王考烈為了逃避秦國,只得自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陽遷都壽春。

  在今天的安徽地圖上,這個叫壽縣的地方就是當年楚國最後都城的所在地,也是楚王朝最終的滅亡之地。歷史上這裡曾被稱作壽春、壽陽、壽州、郢都,不過今天的人們仍然習慣稱它為壽春。作為楚國最後一個都城,在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23年的19年時間裏,壽春成為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不過,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古城並不是楚國的亡國之都,它只是當時楚都郢西北角的一部分。而當年楚都的中心在今天壽縣城西的柏家臺。今天的壽春古城墻是南宋嘉定年間重建的,據説早些年的人們仍然可以從城墻上找到印有“建康都統許俊”字樣的城磚。和我國所有古老城池一樣,壽春城墻自古就擔負著抵禦外敵的重任。不過,由於淮河淝水在城西北交匯。而歷史上,淮河十年九澇。從隋朝開皇元年到民國三十五年,淮河平均每一百年就發生水災94次。緊鄰淮河的特殊位置給了壽春城墻更多的要求。


  壽春古城的四座城門各有甕城,除南門外,東、西、北三門的甕城門與城門均不在同一中軸線上。我們看到的東門賓陽門的甕城門與與城門平行錯位,而北門靖淮門的甕城門則朝西開立,西門定湖門的甕城門朝北開立,這種設置實際正是是智鬥洪水的需要,因為水勢到這裡可以形成緩慢的渦流,能減輕兇猛的洪水對內城的衝撞。城內築有護城河,東北和西南角低窪的地方建有涵洞,能夠控制城內外水的排進,不管雨水多大,城內都不會有積水內澇。

  城東門的這兩塊石碑上記載了1954年和1991年,安徽兩次特大洪災發生時,壽春城外的最高水位。據説兩次無情的洪水來臨時,這座淮河邊上的古城都被圍睏了50多天。水位最高的時候,人們可在城墻垛上濯足洗手,城內卻安然無恙,一切運轉如常。

  壽春古城墻每塊城磚都記載了古城滄桑的風雨和城與人患難與共的歷程。幾經戰爭的煙火和洪水的侵蝕沖刷,古城池留下了斑駁的色彩和歷史的印痕。不過,也許正是抵禦洪水的現實作用,才是古城在歷史的風雨飄搖中2000多年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責編:王云云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