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麗江??騎兵變成趕馬人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1日 17:33)


  歷史上,中原漢族地區與少數民族地區之間,常常以某一座大山或某一條大江作為界線,這種邊界在北方稱為“塞”,南方則稱“徼”。而今天被列入世界文化保護遺産名錄的麗江古城就是曾經一個無名的徼外小城。

  當1997年雲南麗江古城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中後,世界遺産委員會做出了這樣的評述:“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保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無疑麗江獨特的地理位置是成就了這座城市輝煌的基礎。然而在司馬遷筆下它還只是個徼外的無名之地。


  漢朝,當漢征服了徼外地區後,便把四川西部和整個雲貴地區統稱為“西南夷”。當秦漢征戰時,原先生活在四川西南的具有遊牧騎射傳統的納西族先民便加入了征戰的隊伍。他們從岷江推進到大渡河,又從大渡河邊深入到雅礱江畔,他們中的一部分部落軍民繼續向西南推進,便到達了金沙江畔的麗江地區,駐紮下來。成為了這裡最早的居民。

  到了唐代,居住在這裡的納西人被稱為“磨些蠻”,他們是金沙江地區一支銳不可擋的騎兵部隊。可當宋太祖奪取了中原地區的政權後,因為忙於抵抗北部遼金的入侵,而無力經營西南事務。軍事活動的減少,使作為武裝力量的磨些蠻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這些無所事事的往日英雄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久,他們便找到了一條發財的途徑??養馬賣馬。

  宋朝軍隊中有戰馬三萬五千匹的編制,以往這些戰馬大多來自甘肅和四川,少部分來自廣西。當公元1127年,宋朝政權被迫南遷到杭州後,大理便成為了新的戰馬來源地,其中有不少來自麗江。

  直到近代麗江地區仍然保留著養馬賣馬的傳統。騎馬征戰的納西人變成了養馬馴馬的牧馬人。到了後來,他們又親自率領馬幫穿行在川、滇、藏之間高山峽谷中,當起了趕馬人。

  元代麗江開始由木氏土司統治,納西族變成了一個完全定居的農耕民族,他們將分散的村落,統一規劃,建成了麗江古城。今天納西族的男人既不用練習騎射,也不用出門趕馬,於是讀書、做客、閒談,成為了他們日常的活動。而插秧、做飯、帶孩子、做生意都是納西女人在做的事。今昔已是大不同的光景了。時至今日,麗江古城仍是一個沒有汽車喧囂的地方,時光也仿佛在這裡放慢了它的腳步,誰願意去打擾這裡古樸寧靜的生活呢。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