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人對鹽的追逐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1日 16:57)

  今天,對普通人來説,白花花的鹽不過是一種調味品罷了。很少有人知道,古老的鹽産地曾經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偉大的古文明是因為鹽而産生。中國的先民們曾經追尋著鹽的蹤跡而不斷遷徙。成就了一部追逐鹽的歷史。


  人離不開鹽,這也許是人類起源於海洋的一個證據。就像宇航員進入太空,要穿特製的宇航服一樣,宇航服是宇航員帶在身上的地球環境。而人體中的鹽則是人帶在身上的大海環境,是大海作為人類遙遠的故鄉給人留下的印記。

  為了找到鹽,中國的先民們曾四處尋覓,最終佈滿了中華大地。嗜魚的古人類沿中國東南沿海遷徙,在神農氏時代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鹽?海鹽;喜雜食的古人類沿中部丘陵、岩洞移進,在五帝時代發現湖鹽,戰國末期發現井鹽;擅狩獵的古人類沿橫斷山脈北上,去到了青藏高原,並長期留駐在那裏。因為在青藏高原的羌塘和青海湖地區,到處都是白花花的乾涸的鹽湖,周圍又有青青的草地和成群的食草野獸,古人類怎能不喜歡那裏。於是,在那一帶以若干鹽湖為中心,很快形成了幾個羌文化的核心區。


  鹽是理解歷史的鑰匙,許多糾纏不清的歷史,一找到鹽的産地就清晰了。偉大文明的産生,一定有食鹽供應方便這一重要條件。山西河東地區是堯、舜、禹的故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很重要的原因是有運城解州鹽池的存在;要理解古滇國、古大理國、古巴國、古夜郎國等這些遠離大海的內陸古文明的崛起,都不能忽略鹽這個歷史的催化劑。當年,四川自貢所産的井鹽、雲南楚雄的黑井鹽雄霸一方。巴人的鹽還演化出了一個鹽的特定名稱??鹽巴。富饒的四川和雲南所産的井鹽曾支撐了整個中國的鹽業。伴隨著井鹽的衰落,這些古國也慢慢消失了。

  古代的中國人追逐著鹽在大地上遷徙,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文明。鹽也從當初的昂貴走向今天的廉價。這個看起來最不起眼的小東西,成為了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個健康的成年人,體內必然有150克左右的鹽。

  “百味鹽為先”,幾千年不停的追尋,各種鹽礦佈滿了中國地圖。它們的背後是怎樣壯觀的一部遷徙史,今天的人們恐怕只能靠想象來完成吧。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