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新疆(上)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1日 16:38)
在新疆廣袤的大地上,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絲綢之路,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這裡的人們卻還從沒見過鐵路的樣子。
新疆給人留下的第一感覺是“大”,東西長1900公里,南北寬約1500多公里,面積佔全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是我國最大的省區,在如此遼闊的土地上,交通就顯得極為重要,漢代開闢的絲綢之路舉世聞名,是一條聯絡亞歐的交通要道。但是,當二十世紀前半葉,汽車和火車漸成風尚時,新疆的交通運輸卻還停留在馬和駱駝的時代。
1941年以前,新疆與內地間根本就不通公路,從烏魯木齊到甘肅蘭州,騎馬要走一個多月,很多內地進出新疆的貨物為了節省時間,必須繞道前蘇聯。國內運輸要繞道國外,可見當時新疆的交通是何等閉塞。
新疆修建的第一條公路是1928年通車的迪化(今烏魯木齊)至塔城的公路。當時只是簡單地將原來的馬車路加以整修,質量很差,不久便不能用了。直到1941年後,新疆才建成兩條公路與甘肅和內地相聯:一條是自哈密,經星星峽到甘肅的安西、酒泉;另一條是自若羌經笈笈臺至敦煌。
新中國成立時,新疆的公路通車里程名義上有8700多公里,但大多數是簡易公路,實際通車的公路里程只有3361公里,還不夠從東到西一個來回的距離。至於鐵路,更是連一寸路基都沒有。
天山、戈壁和無垠的沙海給修築鐵路設置了重重障礙,而且由於幅員遼闊,各個城市間距離太遠,動輒幾百公里,要修一條連接幾個城市的鐵路線,將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
早在二十世紀初,孫中山先生曾作出了在新疆修建鐵路的規劃。1927年,政府又聘請瑞典科學家斯文赫定專門帶著一支科考隊,踏勘新疆的鐵路線。最終也沒能進行實質性建設。
當時一些居心叵測的外國政府和公司,也由於投入巨大,收益太慢而放棄了在新疆修鐵路的想法。這片廣闊的土地就這樣,在遠離機車轟鳴的寂靜裏,走進了新中國。
1952年冬天,一支築路大軍踏上了昔日的絲綢之路,用鐵鍬、鎬頭揭開了建設蘭新鐵路的序幕。
蘭新鐵路東起甘肅省會蘭州,蜿蜒西進,行過河西走廊,穿越天山,直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長1892公里。這是一條曾讓很多築路人望而卻步的路線,新中國的建設者們能夠完成他們的使命麼?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