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田村往事(下)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9日 17:36)

  在北京的西部,有一個叫田村的地方。雖説叫村,但這裡林立的高層建築,熙熙攘攘的人流,絲毫沒有田野鄉村的氣氛。可就是這片土地,曾經上演過一幕幕舊時的繁華,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軼事趣聞。

  在北京海淀區的田村。有一座高不過百米的小山。此山因田村而得名,人們都叫它“田村山”。


  每天清晨,附近的居民們沿著山間的小路紛紛前來登山、晨練,盡情地呼吸林間清新的空氣和草木的芬芳。然而卻鮮有人知,他們腳下的這座小山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卻是京城達官顯貴、外國使節雲集的休閒勝地。這是一張外國人在1936年繪製的北京風俗地圖,出阜成門一直向西,就會發現地圖上這個畫有外國人揮桿擊球的地方,這就是田村。它記載了這裡一段短暫而有趣的歷史。


  清代,田村山由於是京郊距京城最近的山梁,所以成為京西第一觀景高點。登山遠眺,圓明園、頤和園、玉泉山、香山,湖光山色一覽無遺,當年的田村山確是一個登高賞景的好去處。上個世紀初曾任民國政府交通銀行總經理的梁士詒就看中了這裡,將山地買下,與人合資建起了“萬國高爾夫球場”。這就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正規高爾夫球場。

  每逢節假日或週末,山上分外熱鬧,前來打球的人們操著不同國家的語言,身著各色服裝,乘坐各式車輛出京城西行而來,一時間“萬國高爾夫球場”名聲鵲起,會員逐年增多,當年張學良將軍也經常來此打球。原有的9個球場不能滿足需求,又將山南何家墳村的百餘畝土地擴為球場,可以想見當年球場的繁華。

  高爾夫球場的興建,也帶動了田村山周圍人們觀念的轉變,世代種地務農的村民成為最早的球場服務人員。當時的球場是沙土地面,需要及時平整。往往是一個孩子身背裝滿各式球桿和平整場地工具的布袋跟隨打球人滿場跑,十分辛苦。因為高爾夫球桿頭部彎曲,頗像柺棍,所以當地人也把這種行業叫做背拐。而這些人成了田村山這段歷史的見證。

  盛極一時的球場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才停業。而如今高爾夫球場被公園代替,煤道、官道也已消失在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下。但田村的繁華依舊,它的故事還在為人們津津樂道。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