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與水運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5日 11:12)
我們今天把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那麼你知道商人一詞是怎樣産生的嗎?它又為何會與水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呢?
商朝時我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從公元前1551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到周武王伐紂滅商,共歷時496年。其間經歷了30位商王的統治,曾八遷其都。但我們從地圖上看,卻不難發現,商雖遷都八次,卻從未離開過商河流域。
因為與水為鄰,商朝水陸運輸的貿易自然不會冷清。隨著生産力的發展,那時在兩河流域出現了許多以專門從事水陸運輸為營生的買賣人。
曾經有人稱商是一個航海的民族。早在商湯滅夏以前,商便已是一個興起于渤海西岸及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地區的強大諸侯國。那時商的活動區域集中在商河流域,所以商的名稱也就出自於商河的商字。而當時這條賦予了商名字的商河,是一條直接流入大海的河流。所以從很早以前開始,商的買賣人就已經順流而下,把生意做到了海上。
出海做生意,就要有能夠出海的船隻。從甲骨文中這些代表了“舟”的象形文字中,我們大體能夠描摹出商代船隻的樣子。那時的船已經有了分段式的隔艙,並且船的推進工具,除木漿外,還有了風帆。使船具備了遠洋航行的條件。有了可以出海的船,商朝人把生意做到了更遠的地方。
從殷墟中出土的數以萬計的海貝貨幣可見看出當年商品貿易的繁盛。海貝貨幣是最早的貨幣,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漢字中像“財”“貨”等表示貴重物品的文字,都有一個“貝”字偏旁的原因了。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諸侯之師來到牧野,這裡距商紂王居住的朝歌僅35公里之遙。周軍與商軍在此對決。其結果是周軍長驅直入攻入朝歌城,商紂王死於鹿臺之上。商宣告滅亡。
後來為了肅清商的歷史痕跡,周王將賦予了商名字的商河改名為漳河。並且對商朝的貴族集中于一處嚴加管束,而對於善於經商的商族遺民則只允許他們繼續經商,不許做其他營生。為了與周的子民區別開來,周王還下令將商的遺民喚作“商人”,帶有輕蔑的含義。不過,周王絕對不會想到,當時他這種為了羞辱商朝遺民的做法,在三千多年後的今天,商人一詞早已沒有了賤民的含義,只是一種對做生意人的稱呼而已。一名之始,竟與一個王朝的興亡相關。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