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同裏??隱居的心情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4日 15:33)

  這是一個物産極為富饒的小鎮。住在這裡的先人,便不加修飾的直呼它為“富土鎮”。後來的讀書人,覺得鎮名不雅,便將“富土”二字重疊,刪去了頂上的一點,改“富土”為“同裏”。這一改,引來了無數的歸隱者。


  光緒年間,一位名叫任蘭生的安徽兵備道臺想在故鄉同裏,這個位於江蘇太湖東岸,離蘇州只有十幾公里的小鎮修建一所宅院。不料園子剛剛開工,就被人在慈禧那參奏一本,告他利用職權,貪污受賄。此事後來查無憑證,任蘭生免去了性命之憂,但因此罷職還鄉。

  四十八歲的他歸家後,將宅院取名為“退思園”,取“退而思過”之意。因是帶罪思過,那園子必須得有些低眉順眼的小模樣。自然是不能如同位在高官時那樣張揚跋扈了,自然得打破常規,作出檢省內愧的收斂狀。這一“思過”,連宅子的方位也整個改向。雖然耗資十萬銀兩,卻不能如別的江南庭院呈縱深結構,只能改為橫向。左為宅、中為庭、右為園,讓人進門便見得宅院,以為不過如此了。於是,江南古鎮留下了一處頗費後人尋思咂味的別樣庭園。

  既是閉門思過,“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貼水近湖,視野開闊,園中山水盡收眼底,心胸仍然豁朗;解甲歸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然得有 “眠雲亭”下棋解悶,在園中讀書思過、吟詩作畫、撫琴聽樂。閒暇時登上那八面來風的“天橋”,天下事盡在心中。園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聲有色、滴水不漏。

  退是退了,但心在朝堂之上。兩年後,園子剛剛完工。一紙公文將他官復原職。這一年,黃河決堤,任蘭生被派往皖北抗洪救災。不料,積勞成疾,病死在工地。


  退思園在江南的雨霧中變得朦朧。同裏也由於退思園的存在,而區別於其它江南小鎮,被罩上一層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福兮禍兮、退乎進乎。當年,怕是有不少的文人懷著難以説道的心情回到了小鎮。留下了三謝堂、退思園、耕樂堂、崇本堂、嘉蔭堂等眾多的故居。地圖上的同裏小鎮,也因此成了人們夢想中的隱居處。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樣的生活,歸隱者的心情也一樣嗎?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