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山與水的交響?貴州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4日 15:13)

  “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這是五百年前明朝謀士劉伯溫所做的預言。這位能掐會算的軍師此話的依據已無從知曉。但貴州多山、江南多水的説法,卻自古以來為世人公論。其實,貴州既多山,亦多水。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貴州的自然地理特徵,那就是“喀斯特山地省”。


  “喀斯特”一詞源於前南斯拉伕的一個地名。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蝕形成的各種地貌,如石芽,石溝,溶洞,地下河等。此種地貌地區,往往奇峰林立。貴州高原就是一片石灰質沙頁巖構成的喀斯特山地。在這張貴州溶洞分佈示意圖上,分佈著大大小小幾百個溶洞。僅此而言,它已是全國溶洞最多的一個省。而那些空白的地方,還有待於人們繼續探尋。


  溶洞遍佈山中,群山與水相伴。貴州位於雲貴高原東部,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烏蒙山、大婁山、苗嶺和武陵山四條偉岸的山脈如巨龍迤邐而去。山地和丘陵佔了貴州總面積的92.5%,可謂“地無三尺平”。在山與山之間,散佈著一塊塊或大或小的“壩子”,這些壩子就成了人們繁衍生息的地方。但凡大點兒的壩子都人煙稠密,貴陽、遵義、凱里、都勻、興義、水城等主要城市都坐落在壩子裏。

  亞熱帶季風氣候帶來的充沛雨量形成了貴州豐富的水資源。省內以烏蒙山一苗嶺為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水系,赤水河、烏江和清水江一路向長江奔去;以南屬珠江水系,北盤江、南盤江、紅水河和都柳江浩浩蕩蕩向南奔騰不息。這些大江大河自雲貴大山中孕育而出,相比其他地方匯成湖海的溪流,貴州的水更為隨意。只要有溝壑就有水流,只要有山谷就有河床。貴州任何一條河流都由若干小溪匯聚而成,你可以説她的源頭在東山也可以説在西山。就拿烏江來説,資料上記載有兩個源頭:南源、北源。可實際上,每個源頭又有很多溪流,從山澗、石縫、懸崖裏汩汩流來,逐漸匯聚成滔滔的江流。

  一山一山又一山,一河一河又一河,流不盡的水給了貴州看不完的景,過不完的山也像一重一重的城,把貴州鎖在了花花世界之外,讓它保存下來一份“文明世界”早已遺失的民風、古韻。當年劉伯溫預言,“五百年後,雲貴勝江南”,想來言之如此吧。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