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之門??大境門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1日 09:31)
打開我國的疆域地圖,一條東西橫亙的萬里長城躍然眼前。作為歷代封建王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屏障,它的很多地名都與 “關”或“口”形影相隨,然而,360年前,長城腳下的張家口卻誕生了一座象徵和平的貿易之門。
這座門就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境內的大境門,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年。千百年來,戰爭的陰影總是籠罩在它的上空。直到我國明朝初期,長城依舊是我國北方的一道重要軍事屏障。
明朝萬曆年間,宣府巡撫看到張家口堡北邊東西太平山巍然對峙,地勢險要,便又在兩山間修建了來遠堡,這樣,兩堡南北相望,互為依託,就象兩把鎖頭牢牢地控制著京師北門。
然而,正當來遠堡建成以後,蒙漢兩族卻握手言和,不再兵戈相見。因而這座精心構築起來的來遠堡,還沒來得及在軍事上發揮作用,卻逐漸成為日漸興旺的蒙漢貿易場所。
各地商賈雲集於此,各種行鋪沿路長達四五里。來遠堡迅速成為當時聞名遐爾的蒙漢“互市之所”。這樣一來,來遠堡就被人們稱作了“市城”,而與之相隔兩公里多的張家口堡便成為了“武城”。
我國歷史上,“堡”長期都是一種軍事防禦設施,而來遠堡則改變了“堡”的這種性質,成為和平時期的貿易集散場所。我國明朝,也因此為歷朝歷代修建長城畫上了一個句號。
蒙漢貿易,讓來遠堡周邊的商貿市場迅速發展起來。為了適應這種發展,1645年,剛登上天子寶座的順治皇帝在來遠堡的邊墻上開豁建門,命名為“大境門”。
由於從這裡向北就可以方便地到達蒙古高原,因此,大境門周圍的“旅蒙業”也很快日漸興盛起來。據史料記載:清朝開禁大境門邊貿後的三十年裏,大境門的旅蒙商戶由8家發展到了80多家。
同時,一條由大境門出發,經內、外蒙草原,到達庫倫(烏蘭巴托)後、再抵蒙俄邊境城市恰克圖的這條全長3000余裏的張庫大道,成為我國與蒙、俄貿易交往的重要通道。
歷史上,中俄、中蒙貿易中的皮毛、茶葉、綢緞等大量商品都是經過這條商道進入蒙古、俄羅斯以及東歐市場的。張庫大道曾經被形象地比喻成我國的第二條“絲綢之路”。
而那時的大境門,也從軍事邊關變成了“海關”,凡進入蒙、俄地區的商人,都要經停張家口,從這裡得到政府的允許才能出發。這樣,大境門也成為張家口這座城市的象徵。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