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湘江北去話橘洲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2日 15:27)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1925年,32歲的毛澤東暢遊橘子洲頭有感,寫下了這首《沁園春?長沙》。於是,湘江與橘子洲伴隨“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情壯志名揚四海。

  長沙,岳麓山為屏,湘江為帶。水陸洲浮碧江心,瀏陽河曲繞城外,城廓錯落其間,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

  湘江是長沙的母親河,它滔滔南來,汩汩北去,將長沙城分為東、西兩部。然後過岳陽入洞庭,流經長沙市境約25公里。舊時長沙的水運南極粵桂,北達中原,靠的就是“三湘四水”。“四水”是指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四條河流。湘水發源與漓水合流後稱漓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湘江水流平緩,河床寬闊,下游受洞庭湖水頂托,因而形成綠洲片片。橘子洲就是其中之一。清《長沙縣誌》載:“橘洲有三洲,即上洲、中洲、下洲。居民百餘家,望之如帶,實不相連。”上洲名“牛頭洲”,即現在的橘子洲頭範圍;中洲稱“水陸洲”,即現在的橘子洲尾;下洲為“傅家洲”。 但如今這三洲幾乎連成一體,成為湘江的一個江心小島。它長約五公里,幾乎與長沙舊城區等長,是世界城市中最長的內河綠洲。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它,遠在唐代,就盛産南橘遠銷江漢等地。杜甫曾為此寫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詩句。

  橘子洲是一座承接歷史的橋。她浸染著湖湘文化,形成了濃厚的歷史底蘊。水陸寺、拱極樓講述著元代宗教文化的興盛;南面朱熹、張軾往來于岳麓書院與城南書院講學過江的朱張渡,詮釋著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學的盛況;曾國藩操練水上湘軍的號聲依稀回蕩在橘洲上空;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髮出的天問,則改寫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今日的地圖上,湘江大橋拋下三條“玉帶”。直伸到洲頭和洲尾,將桔洲和兩岸連成通途。想來當年的長沙,定然沒有如今的車馬喧囂。冬日黃昏,江面上靜靜地泊著一些商船。曾經,一場紛紛颺颺的暮雪,直下得天地無聲,人心飄渺,清絕無比。讓即將離去的毛澤東感慨不已,才揮毫成就了那膾炙人口的詩篇吧。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