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的大理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2日 15:25)
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美麗的愛情故事。金花的溫柔和阿鵬的多情讓一部《五朵金花》風靡全國。也讓遙遠雲南的大理古城開始為世人所熟知。
蟲入鳳窩不見了,七人頭上長青草;
細雨下在橫山上,半個朋友不見了。
大理人用這樣一首謎語詩來描畫這座古城。謎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它也點明了當年南詔和大理國都城的位置,上下關之間、蒼山、洱海相伴。
早在漢代,這裡就同中原、印度交往密切。它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蜀身毒道”的中轉站,漢武帝在這裡設葉榆縣。唐初,洱海周圍出現了六大部落集團,俗稱“六詔”。其中蒙舍詔居南,故稱南詔。公元738年,蒙舍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將都城從巍山遷至今天大理古城南7公里處的太和城。其後,南詔國逐漸擴大勢力範圍,都城也曾在太和城、大厘城、羊苴(ju)咩(mie)城間搖移不定,但最終定都羊苴咩城。
然而,南詔國時,這個區城一直無“大理”之稱。直到南詔國滅亡10年後,南詔貴族世家出身的段思平為王。他改國號為“大理”。大理國基本繼承了南詔國的疆界,其疆域相當於今天的北抵今天的四川南部,南到越南,西接印、緬邊境,東達貴州南部和廣西西部。都城羊苴咩城也就此改稱“大理”。“理”與“禮”同音,與“治”同義,“大理”即是“大禮大治”的意思。
往事悠悠,如今漫步大理古城的街頭,仍讓人充滿了懷古幽思的感慨。公元1382年,明朝軍隊攻克大理,段氏兄弟被活捉。經過戰爭洗禮的大理已是滿目瘡痍,殘破不堪。於是,在今天大理中和鎮的位置上,興築明大理城。但原有的羊苴咩城卻永遠消失了。
樸素而寧靜的古城,早已遠去了的硝煙。家家戶戶養花種草,各種紅花綠樹伸出墻外,連成一條條花巷,四時不絕的花香瀰漫了整個古城。《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就是被花香熏的一身風流。歷史上也確有此人,他就是宣仁帝段和譽。在執政四十多年後,段和譽出家為僧。
無論是《五朵金花》還是《天龍八部》,美麗的故事在這個風花雪月的古城不斷上演。讓人們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