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地圖上的故事 > 正文

《北京的門——皇城城門》(上)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1日 20:05)

  這些斷壁殘墻是北京的皇城遺址,今天,這些斷斷續續的皇城城墻我們尚能一見,但是鑲嵌在城墻中的皇城城門卻大都僅僅留存于地名之中了。

  “內九外七皇城四”,在北京的老話兒裏,皇城是有四門的。清朝的統治者希望能“長治久安,天下太平”,所以在給皇城的建築取名時,就恰到好處地用上了“安”、“和”兩字。紫禁城內的三大殿以“和”為名,這樣相應地皇城的四座門,也各取了一個“安”字,並且天與地,東與西地兩相對應,寄希望為“外安內和”。

  而就在這皇城的四門當中,存在著一處北京城裏少有的破壞了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格局的地方。

  明朝修建皇城時,由於在宮城的西華門外是寬闊的中海水面,不能東西直行,這樣就只好破壞一下規矩,把西安門安在了北海和中海之間的一條通道上。

  從這張明清皇城佈局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在西安門內設置的大多是供給紫禁城內日常生活的各種作坊、倉庫。

  而在一水之隔的地安門與東安門內則集中著像光祿寺、皇史成這樣的皇家廟宇、內務衙署。

  這樣的佈局,充分利用了寬闊的中海水面,它將日常生活不可缺少卻也異常嘈雜的瑣事放在了中海的西岸,從而保證了東岸辦事衙門和紫禁城裏的寧靜。

  皇城的北門是地安門,過去人們也把它叫做“後門”,根據前朝後市的古禮,地安門外自古便是集市匯聚之地。

  到了民國時,東安門在軍閥混戰中被拆毀,後來國民政府便將“皇城”中皇帝的“皇”字,改為了黃色的“黃”,一字之差掩飾了拆城的非議。後來皇城上的另外兩座城門也先後消失了蹤影,而唯一留存至今便只有皇城的南大門——天安門了。

  明代天安門叫“承天門”,意為皇帝“承天啟運,受命于天”。直到清順治八年方才建成今天的形制,並且改叫“天安門”。

  這座原來代表了帝王尊嚴和社稷江山的城門,在歷史的浪潮中,逐漸演變為一座歷史之門。而在天安門外曾經的那個T形廣場上,還有著三座也同樣被稱為是皇城城門的大門,而它們正是當年進入天安門時所要走的第一道門。

責編:紀東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