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尋古——舜帝故里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5日 09:48)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後,匯納百川,一路奔騰。在山西陜西兩省間,由北向南,穿過壺口,躍過龍門,突然掉頭東去,奔流入海。這個急轉彎三角地帶的運城市,因位於黃河東岸被稱為河東。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舞臺。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西晉太康年間,一個叫不準的盜墓賊。在今天河南省衛輝市盜挖戰國時代魏襄王的墓時,發現了幾十車古代寫在竹板上的竹簡書。其中有一部記載上自黃帝、下至戰國的編年體書,叫《竹書記年》。這是一部因埋于地下而躲過秦始皇焚書之劫的史書。它與《孟子》等書,為我們提供了大量舜帝時代的信息。
(圖)今天運城的永濟,原來有一條叫媯汭的河,發源於中條山,向西流入黃河。舜的父親居住在媯汭水旁而姓媯。據説舜帝就出生在這裡。現在這裡還有一個舜帝村,村莊原來的名字叫諸馮,與《孟子》書中記載“舜生於諸馮”是一致的。村中原來建有舜王廟。1940年,日軍侵佔永濟後,將舜帝廟燒燬。如今只剩下一塊舜帝故里碑。因舜帝原來的方國為虞,所以稱為虞舜。諸馮村西臨黃河,舜帝年青時就在這裡打漁,用黃河岸邊的黃土製作陶器。按史書記載就是“漁于雷澤,陶于河濱。”(圖)後來由於黃河氾濫,淹沒了舜的家鄉。舜又遷到今天垣曲縣中條山的歷山,開始農耕生活,就是《孟子》書中記載的“遷于負夏,耕于歷山。”
(圖)堯把部落集團首領位置禪讓給舜後,舜建都于蒲坂,就是今天永濟的蒲州古城。舜繼位後選拔有德行的人,大力推行道德和孝理。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得到各部落的擁戴。舜還制定了五年視察各地一次的巡狩制度。
關於舜帝死後葬于何處有不同説法,司馬遷的《史記》説:“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孟子》和《竹書記年》則是另一種記載,(圖)在河東這個舜帝長期生活的盆地中,有一條東起夏縣、西至永濟的土崗,叫鳴條崗。舜帝年 老後,禹在鳴條崗上給舜修建了一個牧所,讓舜帝在這裡安渡晚年。它就是今天運城市鳴條崗上的舜帝皇城,舜死後就葬在這個牧所前。
(圖)這裡至今還有一座建於唐代的舜帝陵廟,按外城、陵園、皇城三重佈局,在一條中軸線上展開。明代初年這裡曾遭到一次八級以上大地震,史稱天塌河東。舜帝陵廟也在這次地震中遭到毀壞。明代萬曆年間又進行了重修,牧所大門上刻有“來南熏”、“解慍”、“阜財”的匾額。這些取自舜帝《南來風》的詞句,記載著舜帝祈求為眾人解除痛苦,增加財富的心願。
責編:紀東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