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喜劇》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19日 20:43)
文藝復興時代,大批學者埋頭在寺院與教堂的圖書館裏,滿懷希望地從佈滿厚厚灰塵的圖書堆中尋找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教皇尼古拉五世因購買古典書籍破産。一位人文主義者甚至時刻準備著犧牲其家庭、妻子及性命來增加藏書的數量。一度商船上運載的最為昂貴的貨品不是從東方來的香料,而是從希臘與亞歷山大裏亞購來的古籍。這些古籍正是失蹤千年的古希臘文化。由於人文主義者的發掘和翻譯,許多古希臘文化藝術在中斷千年後重現光明。令人不解的是,與悲劇同時期的喜劇卻很少有文字傳世。讓我們走進歷史,解開這千年疑問。
喜劇的原意是“狂歡隊伍之歌”,它同悲劇一樣也是起源於祭祀酒神,農民在葡萄豐收時節化裝成鳥獸,舉行狂歡遊行,除演唱酒神事跡外,還即興表演根據時事或笑聞編成的歌舞, 這種表演是一種歡樂喧鬧的場面,包括互相嘲弄、戲謔,有時語言甚至達到猥褻的程度。這就形成了它與悲劇完全不同的風格,被人們認為是一種低級表演,只能作為舞臺上的一種點綴與陪襯,這是喜劇劇本傳世較少原因之一。
阿裏斯托芬是古希臘最傑出的戲劇詩人,他一生寫過44部喜劇,流傳下來的有11部。他注重對喜劇的修飾和提煉,在插科打諢的後面蘊含嚴肅的主題。喜劇的主要思想在兩個演員的爭論中展開,最後在一陣痛打和下流的對罵中得到解決。鬥爭的一方勝利後,是一些歡樂的場面,以宴會或者婚禮顯示勝利。喜劇的舞臺動作較為劇烈、頻繁,演員們不穿厚底靴,以便能夠靈活地表演。由於喜劇表演常常會帶有一些下流的成分,所以希臘婦女只被允許觀看悲劇。
阿裏斯托芬的喜劇創作主要集中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戰爭的一方是以雅典為首的海上同盟,另一方是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內戰幾乎席捲所有希臘城邦。公元前430年,詩人的故鄉阿提卡鄉村遭到蹂躪,給農民帶來巨大災難。從小生活在農村的阿裏斯托芬,對農民的生活境況飽含同情,他反對戰爭,主張和平,認為戰爭是那些政治家們為了私利挑起的,因此他在喜劇中對主戰派進行辛辣的挖苦和嘲諷。
《阿卡奈人》是阿裏斯托芬第一部獲得頭獎的作品。通過農民狄開奧波利斯單獨與敵人媾和,從而過著幸福生活的荒誕故事,表達了人們要求和平的強烈願望。詩人借主人公之口講出了自己對戰爭的看法。
公元前424年,斯巴達人佔領雅典的盟邦安菲波利斯,雙方開始了爭奪安菲波利斯的戰爭。這一仗斯巴達獲勝,但根據雙方主將均陣亡于疆場的歷史記載,可以想見戰爭的殘酷。戰後三年,阿裏斯托分的喜劇《和平》上演。他在劇中號召希臘各城邦的人民去解救和平女神。和平女神出現後,是盛大的歡樂場面,農民回家種地,倒楣的是兵器商人。這是1998年希臘最著名的喜劇演員在雅典演出的《和平》。
阿裏斯托芬的喜劇中,不僅有粗俚的笑話,還有優美的詩句。德國詩人海涅説,阿裏斯托芬的喜劇像童話中的一棵樹,上面有思想的奇花開放,有夜鶯歌唱,也有猢猻爬行。《鳥》劇便是一首絢麗的抒情詩。
《鳥》上演于公元前414年,在這前一年,雅典軍隊遠征西西裏島,整個艦隊中了埋伏,全軍覆沒。遭到這樣沉重的打擊,雅典一蹶不振,社會狀況日益沒落,令阿裏斯托分倍感失望。他厭倦了雅典的生活,希望建立理想的城邦。《鳥》正表達了詩人這樣一種嚮往。劇中人物和歌隊化粧成各種各樣的鳥,出入林間,他們和睦相處,俯瞰人世。
長達三十年的內戰,以雅典的失敗而告結束。公元前404年,雅典交出戰艦,拆毀了炮臺。阿裏斯托分的《蛙》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演了。
在《蛙》劇中,酒神冒充英雄,到陰間接歐裏庇得斯還陽,正遇兩位詩人為爭悲劇首座權而論戰。酒神充當裁判,結果埃斯庫羅斯獲勝,被酒神帶回陽市。阿裏斯托分對社會重大事件的看法,都體現在兩位詩人的論戰中。古希臘人沒有“地獄”的觀念,他們認為人死了就要到“冥土”去生活,他們死後的生活與他們生前的生活沒有什麼兩樣。《蛙》劇中描寫的冥土很像雅典,連風俗習慣也很相似,這其實表現了當時現實生活的實際狀況,極富諷刺意義。
阿裏斯托芬在世界上生活了大約61年,喜劇的創作伴隨他的一生,直到辭世前三年,還上演了《財神》。柏拉圖曾為他寫過這樣兩行墓誌銘:美樂女神在尋找一所不朽的神殿,他們終於發現了阿裏斯托芬的靈府。
古希臘戲劇雖然流傳下來的完整劇本很少,但我們依然能從不多的劇作中體會到一種寬宏的藝術魅力,他們與古希臘其他藝術一起,帶給我們一種蓬勃向上的創造力。
責編:張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