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7日 19:05 來源:
| |
喀什,古稱疏勒,是喀什噶爾的簡稱,意思是“美玉集中的地方”。這座位於中國版圖最西端的古老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連接東西方貿易的樞紐,也是絲綢之路中、南兩線的交匯點。
西漢張騫兩次鑿空西域,曾走過喀什這片蒼茫熱土;東漢班超開疆守土30餘年,曾在喀什的盤橐城里長期居住。
10世紀之前,喀什佛教盛行,三仙洞、莫爾佛塔是千古佛韻的見證。
恰薩古巷
喀什城裏居住著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人民,維吾爾古稱回紇、回鶻,公元4世紀,漢文史籍中出現了有關他們的記載,在唐代,維吾爾族人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與中原的往來十分頻繁。
喀什的恰薩古巷,十分幽深而神秘,六角磚鋪地的小路,可直達通途;長方磚鋪地的小徑,就意味著此路不通。
做禮拜
在城市中央,有一個牽係人們靈魂的地方,那就是已有500多年曆史的艾提尕爾清真寺。
在傳統的古爾邦節上,人們做完禮拜,總會跳起薩滿舞。
大約在公元10世紀末期,由回鶻人建立起來的喀拉汗王朝,開始推行伊斯蘭教,在後來的發展中,這一宗教吸收了阿拉伯、波斯等中亞文明,融會了佛教、薩滿教等多種元素,逐漸形成了新疆地區特有的文化面貌。
巴扎
早在2000年前,喀什就是“貨如雲屯,人如蜂聚”的貿易中心。從熙熙攘攘的大巴扎——集市上,我們仿佛還能領略當年絲綢之路的繁盛。
喀什城裏有很多能工巧匠,他們善於像變魔術一般,把金、銀、銅、鐵、錫,變成各種精美的飾品和器具。
樂器
| |
“歌舞之鄉”喀什的樂器,全憑當地人手工製造。吐納了萬千風雲的樹木,經由他們的雙手砍削、琢磨,勾描,立時就變成了手鼓、熱瓦甫、都塔爾和彈撥爾,流瀉出天籟之聲的和諧與美妙。
木器加工
東西文化的融會與積澱,激發了喀什人濃郁的審美情感。對於生活用品,他們既追求實用,更追求美觀。托起過嬰兒們甜夢的小床,裝填過姑娘們嫁粧的木箱,全都成了精巧、細緻的工藝品。
土陶製造
陶器的使用,與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密切相關。
喀什出産的土陶製品,看起來造型古拙、釉色單純,但是卻包含了許多工藝上的秘密,令現代人驚詫、稱奇。
馬赫穆德 喀什噶裏墓
在11世紀,智者馬赫穆德 喀什噶裏的足跡,踏遍了中亞文化名城,他用阿拉伯文編撰的《突厥語大辭典》,是中國文化史上了不起的創建。
喀什噶裏的智慧已經超越了凡塵,人們傳説,他把手杖插入一潭泉水,手杖立刻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人們只要用這聖泉之水洗眼,就會解除眼疾,開啟智慧之門。
玉素甫 哈斯 哈吉甫墓
在同一時期,維吾爾族偉大的詩人玉素甫 哈斯 哈吉甫,曾經流連在喀什葛爾的吐曼河邊,面對湯湯河水,思考世象萬千,寫下了流傳至今的美妙詩篇 ——《福樂智慧》。
阿帕霍加墓
在喀什城東北五公里處,坐落著阿帕霍加家族的陵墓。200多年前,這個家族的一個女子,走進了歷史傳奇,至今香氛猶在,香魂如縷——她就是深受乾隆皇帝寵愛的香妃。人們傳説,香妃因體有異香,美艷絕倫,被皇帝驚為天人。
阿曼尼莎罕和“十二木卡姆”
| |
在16世紀葉爾羌王國的刀郎河邊,有一個出身貧寒的姑娘阿曼尼莎罕,有一天,喬裝打獵的國王遇見她,立刻被她的聰慧和美麗所吸引,把她帶到宮中封為王后。阿曼尼莎罕精通音律、詩歌、舞蹈,她主持整理了維吾爾音樂史詩總集——“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來自阿拉伯語,意思是曲式、曲調,維吾爾人認為,十二是屬於他們的吉祥數字。
刀郎木卡姆是維吾爾四大舞蹈體系之一,主要表現的是居住在葉爾羌河邊的人們生活、狩獵的情景,延續到今天,演變成狂歌浩瀚的歌舞場面。70年前,斯文 赫定看到刀郎舞后曾激動地説,“我觸摸到了葉爾羌河的靈魂。”
忘卻了古道西風的蒼涼,忘卻了滄海桑田的悲壯,忘卻了曲折人生的憂傷,在這一刻,靈魂飛升,心緒飛揚,生命沉浸在忘我的歡樂海洋。
責編:木鐸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