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電視詩歌散文 > 正文

有一種精神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8日 16:26)


   ——“都是身為人父的人了,要是咱自己的子女在那個地方,咱怎麼想啊?”這是總後勤部政委張文臺代表機關到青藏線慰問官兵時,看到一幕幕紅紅的臉蛋,黑黑的嘴唇,凹陷下去的指甲蓋,和因為長期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將語言神經傷害到連説話都反應遲鈍的戰士們,發出的一聲含淚的自問。

   ——時間的輪盤倒轉回50年前,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組探路的相關數據:50峰駱駝、3匹馬、2輛木輪大車及20名警衛、駝工和兩名地圖繪製員,歷時64天,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在1954年1月24日到達藏北重鎮那曲。還有一張探路隊發回了的電文:青藏高原遠看是山,近看是川。山多坡度平,河多水不深,一般不用架橋。一千多人,半年左右時間,修一條簡易公路是可能的!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世界上唯一的長距離、高海拔、大容量的輸油管線,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立體通道……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在鹽湖路段上修補路面的人,還有一項在生命禁區唐古拉山堅守18年,誰也打不破的世界紀錄……

   ——1954年9月下旬,慕生忠率領築路員工進抵唐古拉山口。高喊著“苦戰一個月,衝過唐古拉”,他率領他的築路隊伍開始了殊死的決戰。10月20號,他發向中央的電報中寫道:我們已經戰勝了唐古拉山……而今,作為人類在地球上最高居住地的唐古拉兵站,仍已它傲人的海拔5231米的高度,向人類的生命極限高高樹立起它的界碑。正是它阻隔了60%以上的氧氣,也是它阻隔了親人熱切期盼的腳步,還是它阻隔了即將離去的戰士對這片藍天白雲的深深眷戀……同樣是它還留下了一本用生命詮釋的《雪祭唐古拉》。

   ——陳毅元帥赴拉薩途經青藏線時唯一的一張照片中,在他身後的帳篷就是兵站的第一代住房;高原鳥類度過嚴寒的避難所是鳥洞,就同高原鳥類一樣,兵站的第二代住房就是像鳥洞一樣的地窩子;兵站的第三代住房用木板搭建的……現今矗立在我們面前的樓房,就是沿用至今的兵站第五代住房。

   ——“我要在柴達木建設一座美麗的花園,我要在世界的屋脊上開拓一條通天的大道。我愛城市,但我更喜歡自己建設起來的城市,我要把格爾木建設成一座美麗的花園……”作為西部最早的開發者,慕生忠用生命和青藏線熔鑄在一起,用生命實現了他的諾言。回首今天的輝煌,半個世紀以來,幾代軍人,幾十萬士兵,用青春的腳步打破了這裡千年的死寂,用青春的血脈融入到了這片浩瀚沙海、茫茫戈壁,用青春的年輪為祖國西部建設刻下了奉獻與犧牲,用他們的生命之火照亮了蒼茫渾黃的西部高原。

  

  我想不出用什麼樣的文字才能表達自己的震撼與感動,也許只有這些“枯燥”卻讓人驚嘆的數據,和那些在這裡以及曾經在這裡的軍人們最質樸的語言才可以囊括吧!然後,我會再一次靜靜駐守在屏幕前,跟隨自己的心去聆聽,因為在這裡我找回了已經遺忘了很久的一個叫做“精神”的東西。

責編:木鐸金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