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電視詩歌散文首頁

阿裏札記之《黑草甸的心願》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4日 16:15


  每年的六月下旬,藏北的春天姍姍來遲。牧人從睏了大半年的冬牧場,遷往春牧場……

  藏北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距人群密集區域最遙遠的山地,能長草的地方比酥油珍貴,當地人因此把這裡稱作為黑草甸。只是草情薄,無法容牧人和羊群長久駐牧,這裡是他們從冬牧場轉向夏牧場之間的一次短暫過渡。

  老嘎瑪丹曲和他的羊群曾是當地倍受讚譽的一幕盛景,三年前,他的300隻羊和15頭牦牛盡數被女婿吆出去換大汽車至今未歸,這使老嘎瑪丹曲和老伴兒不得不與分家立戶的兒子重又生活在一起,原來只有兩架帳篷的黑草甸從此又有了老嘎瑪丹曲夫婦的一架帳篷。

  這個季節正是牦牛褪毛的時候。加措是老嘎瑪丹曲的兒子,今年25歲。

  羊群産羔的時候是牧人的麥季,除了添的羔子,牧人收穫最多的是羊奶,老伴兒忙不過來,兒媳婦常來搭把手,照老嘎瑪丹曲的打算,在羊群轉往夏牧場之後,他將帶一家人前往200公里外的神山轉山,打出來的酥油是帶給沿途寺廟的供奉。

  每天中午是羊群被吆回來擠奶的時間。次旦卓瑪是老嘎瑪丹曲的女兒,今年28歲。在丈夫失散後的第二年,她的兒子也因病死去。

  丈夫的久去不歸和兒子的死去,使女兒次旦卓瑪徒有成家的名義,已沒有任何家的內容。父親的帳篷和弟弟不到兩歲的兒子,是她今天惟有的安慰。

  藏地牧人的傳統是,羊群集中起來由每一家輪留放牧,擠奶卻是大家共同的事。男人把母羊趕到一塊兒拴成一排,女人們拎著各家的桶子開始擠奶。一手利索的功夫是藏地每一個女人的基本功,從姑娘到出嫁,再到老年,妙如天籟的擠奶聲將貫穿她們每個人的一生。


  擠好的羊奶經過加熱發酵,再加上水,盡力搖動,讓油和奶渣分離,浮在表層的就是最初級的奶油。這幾乎就是整個藏地牧區全部生活的終極追求。由此,奶油被牧人視作世間最珍貴無比的東西,也就不奇怪了。

  藏北高原至今仍是世界上人為影響最小的地方之一。在當地,羊群受到狼的襲擊被稱作狼害。加措扛回走失被狼咬死的這只羊,無限惋惜。先用扒子扒羊絨,他接著開始剝羊皮。自從冬牧場轉到春牧場以來,只有少量的鮮奶和奶渣補充,加措和父母一家的主食除了糌粑還是糌粑,這次意外讓他們有了一次添些葷腥的機會。

  加措的妻子拿出常日難得吃一回的精白麵和面。他和加措商量給一家人包一次包子吃。揉面揉得勁兒大帶動了肩痛,這是高原女人的通病。一生也不會有停下手來的可能,過度的勞累常是女人們為一架帳篷之下的日子必付的代價。

  春牧場沒有足夠的幹牛糞,蒸包子燒得遠比燉肉省,只是海拔太高,這裡蒸出來的東西發粘熟不透。不過,這仍是全家人期待的一次盛宴。

  在掀開鍋蓋的一瞬,蒸包子的香氣使春牧場枯荒草稀的日子有了一種特別的味覺。對於嚴酷的高原環境而言,吃一頓飯常是牧人最莊重的人生儀式之一。只是放羊的女兒次旦卓瑪還沒回來,加措囑妻子給姐姐留出包子。羊群回來的時候,要到太陽落山以後了。

  從冬牧場轉往春牧場十多天后,家裏吃的糧食已所剩不多了,老嘎瑪丹曲動手收拾牦牛馱子,準備把家裏的羊絨拉出去賣了,再馱些糧食回來。

  老嘎瑪丹曲的這雙鞋子已穿了不下十年。

  他心裏有個另外的想法沒有説,一直為三年前讓女婿吆走家裏的羊和牦牛自責,只要有外出的機會,老嘎瑪丹曲一定會四處去打聽消息,這是他心裏無法向人説的隱痛。

  高原上的牧人,平常捨不得賣牦牛和羊,這些年城裏人要的羊絨是他們惟一能拿出來換錢的東西。這一年的春季,才巴家拉羊絨比加措拉得晚,加措父子前來幫忙,這是高原從有人放牧的時候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傳統。與高原廝守了一輩子,老嘎瑪丹曲對誰家的羊群和基於羊群的收穫,都充滿了一種期待和喜愛。


  從古到今,在高原上,凡是有拉羊絨或類似于拉羊絨這樣的大活兒,主人家都會拿出最好吃的東西,招待來幫忙的每一個人。

  老嘎瑪丹曲這一輩子,大多數晚上都睡在羊群邊上,守著羊群就守著他一生的夢。實在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能比羊群的氣息更讓一個牧人能夠安然入睡。

  對於女兒次旦卓瑪來説,父親的每次外出都會讓她心境波動。她知道父親的外出多半與她有關,她已失散三年的丈夫至今沒有任何音訊。

  年復一年的盼望無歸已足以讓人放棄希望,可是,次旦卓瑪沒有任何辦法改變這種無奈的等待,這使她每次絕望的時候又心存僥倖,遠方總有她的期待。

  次旦卓瑪自小常滾在一架帳篷裏的夥伴兒,專程從另一個春牧點來看她,這讓她很高興。

  次旦卓瑪的夥伴兒也帶來了另一個消息,説老嘎瑪丹曲有可能在第二天回到黑草甸。

  在老嘎瑪丹曲和才巴走後,黑草甸三架帳篷惟一的漢子就是加措了。他把羊群拴起來讓女人們擠奶,用的功夫比常日多。

  次旦卓瑪已連續三年用這種方式,等待丈夫有可能回來的一天。

  買回了足夠一家人轉往夏牧場吃的糧食,老嘎瑪丹曲沒有對老伴兒和女兒説別的,老伴兒和女兒也沒問。娘兒倆對老嘎瑪丹曲沒説出來的結果似乎已習慣了。

  老嘎瑪丹曲在革吉縣城給孫子買了一雙鞋,兒媳婦很高興,兒子加措對這種年復一年的期待已沒有興致了。

  春牧場的草情很難讓黑草甸三家人的羊群維持一個月,轉往夏牧場的日子眼看著就到,這使老嘎瑪丹曲對前往神山的朝聖更多了一種期待。老嘎瑪丹曲囑女兒和兒媳磨足夠的糌粑,和打盡可能多的酥油,全家人前往神山還願,為死去兩年的外孫超度,也希望給一家人帶來好的轉運。

  圖片欣賞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