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作家本色

作家本色——陳忠實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21日 18:01


  您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文學?

  陳忠實:我開始喜歡文學是在讀初中的時候,初二以前沒有讀過文學作品。初中進城讀書才接觸到現代文學的一些作品,包括當代的一些選章,我就興趣很大。尤其是趙樹理寫農村生活的作品,我就非常感興趣。那些文字所描寫的生活,那些我在農村十幾歲以前的農村生活的記憶一下就復活了。我就非常驚詫,我們所經歷的那樣普通的生活,從來也沒在意過的,進入文學作品竟然如此生動。我才第一次有意識地到學校圖書館去借小説閱讀。我集中地把趙樹理的書全部讀完了,所以在當時的印象裏,趙樹理就是我第一個崇拜的偶像。因為讀趙樹理的作品多了,所以也激發了我當時對農村生活的一些印象,也就有一種寫作的慾望,在作文本上就開始寫小説。大概是1957年,我寫了我一生第一篇小説叫《桃源風波》,在作文本上寫的。後來回憶這段歷史過程的時候,我曾經感慨地説:我一生的幸與不幸,就是從這個《桃源風波》——寫在作文本上的第一篇小説開始的。

  您第一次發表作品的感受如何?


  陳忠實:第一次發表作品是1965年的春天,發表第一篇散文《夜過流沙河》,在《西安晚報》文藝副刊上。拿到報紙之後非常興奮,我當時做民辦教師,報紙就放在我的抽屜裏,上完一節課下來,抽屜拉開把報紙拿出來看一看,怎麼看鉛印的“陳忠實”那三個字都跟我鋼筆寫的不一樣。(笑)這篇散文的發表在我追求文學的歷程中,我把它説成是自信第一次戰勝了自卑。因為從初中不自覺的喜歡上文學到後來自覺的追求文學,這時候最折磨人的也就是關於天才。因為從一愛上文學我就知道,搞文學創作需要天才,天生之才呀。那麼自己究竟有沒有這個是無法驗證的。當然也在想如果我追求二十年沒有任何成果,二十年證明我不具備文學創作哪怕一丁點天才的時候,人生的失落就可能很難承受。所以有無天才,具備不具備文學創作的素質,就成為經常在思想上折磨你的東西。當然這篇散文的發表並不能證明我就具備文學創作的天才,但它最基本的,讓我感到自信的一件就是我可以向這個世界發言,用文字,哪怕很短,而只要我繼續努力,我就可以繼續向世界發言。它的意義就在這。

  您認為文學創作是一件痛苦的事嗎?

  陳忠實:我從來不認為寫作太痛苦。因為愛好,因為喜歡,所以做怎樣的付出我都不感到痛苦。況且這個寫作過程,如果你自己感覺寫得大致滿意,常常是一種愉快的、無以名狀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寫到比較得意的那幾筆以後,那一天整個情緒都特別好,那怎麼能是痛苦呢?那不是痛苦。痛苦就發生在追求文學的整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中間,你明顯已經意識到自己作品的深度,包括藝術表現形式上的缺陷,爭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卻一時還無法攀登上這個新的臺階,這個時候的苦悶就是一種應該可以説成痛苦吧。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