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系列》系列之二 杜甫 《浣花溪水草堂夢》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10日 10:58
浣花溪,一個充滿了詩意與靈性的名字, 1200多年前,中國現實主義詩歌從這裡高高飛翔。
“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未卜林塘幽”,公元759年,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來到成都,在浣花溪畔蓋下了幾間草屋,他一定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後,這裡卻成為朝拜中國詩聖的殿堂。
杜甫的詩歌音律鏗鏘,對仗精嚴,遵守法度又變化多端,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更難得的是,他的詩視野開闊,大氣磅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在表現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遠遠超越了同時代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後人評論杜甫和與他雙峰並峙的李白時,曾經形象地概括道:“少陵鯨海動,翰苑鶴天寒”,對杜甫詩作的氣象萬千做了高度讚美。
詩人來了,又去了,在浣花溪畔停留了6年,他全部的一千四百多首詩中的一千余首、一百五十首律詩中近一百三十首都作於此期。博大的人文情懷浸潤了錦官城西一方凈土,併為後代提供了尋夢的好去處……
有詩為證: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2003年7月17日22:02(三套)播出電視散文《古代名人系列》之二《浣花溪水草堂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