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 流水 人家——千年古鎮》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8日 20:37
碧水盪漾,桃紅柳綠,青磚黛瓦,靜謐、清幽。江南恬靜淡雅的水鄉,悠悠潺潺,千百年間清新依舊。“小橋 流水 人家”, 別有一番韻味。
小橋點點,流水潺潺,成就了多少江南的千年古鎮。在水鄉甪直鎮就坐落著一個曾經是東吳地區首屈一指的大米行,它就是葉聖陶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中提到的萬盛米行。甪直和同裏、周莊、楓橋都是江蘇東南部的水鎮,人們在這裡休養生息已經有幾百年了。江蘇一帶自古以來都屬於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它地處長江中下游和太湖水域,土地肥沃,氣候濕潤。而京杭大運河的出現應該算是這些古鎮豐裕繁盛最主要的原因了。
由於這裡湖泊縱橫,為耕種漁牧創造了很好的自然條件,因而在隋唐乃至更早便成為當時的主要農業生産區域。而河流水道交通便利,是明清以來這裡市場繁盛的重大原因。
楓橋鎮位於京杭大運河、古驛道和楓江的交匯處。它的引人注目是從公元610年隋煬帝開竣江南運河開始的。江南運河從江蘇鎮江至浙江杭州長約400公里,是京杭大運河的江南段,從嘉興、吳江進入蘇州境內後,從蘇州城東南角繞到城南,再到西北角,過楓橋流出市區去了無錫。這樣,江南運河和大運河連通了,楓橋鎮正好地跨江南運河,忽然成了一個水路要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我國唐朝時期經濟重心轉移到了以蘇州為中心的太湖流域,全國的糧食以及許多物資都依賴太湖基地的供應。於是大運河成為舉國第一生命線。宋元之際,楓橋鎮已經是聞名遐邇了。當時,整年在大運河上航行的南糧北運的“漕船”達兩萬艘之眾,商貿的大小貨船更是數倍此數。楓橋作為出入蘇州水陸交通的西北大門,其地位可想而知。到了清代,作為全國“四大米市”之一的楓橋鎮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糧食集散地,當時有“楓橋塘上聽米價”之説。但是,到了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進軍蘇州城,清軍放火燒城,使十里楓橋塘化為了一片廢墟。
同裏鎮位於楓橋鎮的東南面,鑲嵌于同裏、九里、葉澤、南星眾多湖泊之中。因而它的米業也享有盛名,和上海南市等並稱“江南四大米市”,經加工後的大米也暢銷上海各地。
而周莊鎮因為北有澄湖,南有淀山湖,被稱為是“水世界中撈出來的”。在明清時代是著名的水産品和竹木的交易市場。但進入五六十年代,陸路交通興起,周莊四面環水,很難通車,商業也隨之蕭條。不過卻因此而保存住了完整的老街風貌。
隨著歷史歲月的蕩滌,這裡的水鎮,把著長江水,月月年年,興衰自有風流。
編導:鄧鳴亞
攝像:關利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