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十大“惡疾”,四個“藥方”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3日 10:32
十大“惡疾”,四個“藥方”
——為中國本土動畫業“把脈”
中國教育電視臺 張志君
一、引言 中國本土的動畫産品究竟怎麼了?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少年兒童影視片的創作生産,積極扶持國産動畫片的創作、拍攝、製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適合未成年人特點、展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動畫片系列。積極探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少年兒童電影發行、放映工作新路子,形成少年兒童電影的發行放映院線。”——在以黨和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名義聯合下發的文件中具體地要求加強某一類具體的影視節目品類的創作,這在中國影視歷史上還並不多見,從生物學上的“代償理論”的角度加以解讀,國産動畫片已經到了引起“主流話語層”的焦慮,不得不借助“有形之手”加以推動的尷尬地步。中國本土的動畫産品究竟怎麼了?
二、為中國本土動畫把脈
在全球化浪潮的作用下,中國本土的動畫不期然之間遭遇了巨大挑戰,並且自覺不自覺地染上了10大“惡疾”,這10大“惡疾”可以用“茫”、“僵”、“合”、“少”、“呆”、“殘”、“關”、“低”、“小”、“弱”10個字來加以概括:
1.“茫”。所謂“茫”是指從業者心態上的茫然。在整整“荒蕪”
了10年之後,國門驟然打開,面對以強勢資本作為後盾的國外動畫,一時之間本土動畫界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無論是節目的定位,還是節目的內容選取,抑或節目模式的選用在相當長的時間失去了自信,有人甚至喊出“我們沒有歷史”的口號,其結果只能盲目地“哈日”或“哈美”——所謂“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 即使是學得非常之像,但在信息和媒體資源都已告別“稀缺時代”的今天,在早已飽餐了原裝的日本動畫或美國動畫的“大餐”的受眾眼裏,本土動畫也並沒什麼新意,“既然已經看過原裝的了,誰還願意看盜版的或臨摹的?”
2. 僵。所謂“僵”是指管理體制上的僵化。體制的僵化乃是一段時期中國影視界的通病,概括起來説,無非是將所謂的事業單位當成行政部門來管,將企業單位當成事業單位來管,造成所謂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輕視甚至忽略“看不見的手”,僅僅“抓大放小”,有的時候甚至連“小”也不放,“小大具抓”,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嚴重地制約了廣大動畫工作者的積極性。
3. 合。所謂“合”是指運行機制上的“制播合一”。中國本土的動畫業長期以來一直基本上處於“自産自銷”、“自娛自樂”的狀態,産品的生産者往往也是産品的消費者,由於“母體”機構的“事業”性質,本土動畫業一直沒有什麼為生存而拼搏的壓力,加上本土動畫的管理部門“小大具抓”的行事風格,使得本土動畫業的有識之士一般很難施展手腳,往往處於“休眠”狀態。
4. 少。所謂“少”是指人才缺少。動畫業最早源於電影,後來進入電視,再後來進入網絡,近來又向電玩方向蔓延,它橫跨多種行業,多種領域,乃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異想天開與腳踏實地的結晶,其從業者應當有藝術家的眼光,科學工作者的嚴謹,企業家捕捉市場的敏銳,心理學家那樣洞察受眾愛好的能力,要既稔熟上級的政策,又了解國內外的同行業的最新動態,既敢想又善做,既敢做又善做。這樣的人才在目前的本土動畫界,恕我直言,還不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