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家寄語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 黎陸昕説: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4日 16:05

  你們目前的節目介於議論與教育中間,特點不鮮明,改一改應該。如果節目傾向於娛樂性,教育成分多會很累,但娛樂同時還應有家教色彩,不應是純粹的娛樂節目,我建議仍然每期都有主題。我個人認為純娛樂節目不理想,因為娛樂本身能否附帶一些功能?比如“小家教”、“生活理念”等,如不能,節目體現價值何在?我覺得“家教”隱藏的更巧妙是改版節目走娛樂化路子的方向。如做不到,是得不償失。另外主持人的作用很關鍵,他的個人魅力和現場駕馭能力能為節目是否娛樂奠定一個基礎。在孩子的選擇上,沒有選擇有個性的孩子,導致節目面目單一,色彩不強。

  直觀上感覺娛樂狀態下益智性節目是家庭的第一選擇。在娛樂過程中增加智慧素養是每個觀眾需要的。我認為孩子的童年就應該充分享受快樂,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少之又少,週末晚上家長相對放鬆孩子,所以建議你們的節目推出一個理念: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快樂50分鐘,共度“快樂時光”,這樣容易在宣傳的層面上引發家長和孩子的興趣。

  而且節目中的互動應形成雙向的互動,比如:孩子把手分別放在爸爸媽媽的一隻手上,閉上眼睛,跟著音樂一起遐想,主持人可做一點引導,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在遊戲中悄悄傳遞,讓收看的觀眾也感到親切,同時接受心理上的暗示,感受到美好和親情的傳遞.遊戲十幾秒鐘就可以結束,但留給人的回味是綿長的.(再比如,讓孩子站在一個高椅子上,爸爸媽媽伸手扶著他,然後讓孩子感受父母”扶著你”時的心理感受.)這樣的互動不是僅僅用眼睛,而且是現場與電視機前的觀眾內心的一種互動,感情上的共鳴.

  注:參與錄製節目有:《童年遊戲》 《追求完美》

(編輯:白秀穎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