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沒有用嗎?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04日 15:58
巴 丹(向幼姝)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説。銷量目前最保守估計,也有900萬冊。這本書讓哲學走出象牙塔,成為最熱門的賣點。
如何向一個人解釋什麼是哲學,是一件很難的事。如何告訴一個人哲學有什麼用處,更是一件無法做到的事。
比如陸天明近期開始“找補”的哲學書,也許是讀至無書處,才會去讀。但哲學絕不是哲學家的事,關於宇宙,關於人生,人總是逃不出哲學的天空。
如果在一個人的書單中找不到一本哲學書籍,這無論如何是一種缺憾。
關於哲學是什麼,有很多答案,但從來沒有一個答案讓大家都滿意。哲學到底要求證什麼呢?也許,它是對宇宙,對歷史,對生命的根本意義的追尋,是我們一切事物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實際上,一個人可以不做什麼“家”,但必須是一個哲學家。哲學的目的,在於發現更光輝更燦爛的生命,在於更深刻更完美地表達自我,給生命以勇氣、信念和智慧。比如,從一座建築物上,你可以發現建築家的哲學思想。表面是鋼筋混凝土,瓷磚馬賽克,背後則是對人和自然、人和人、“有”和“無”、“虛”和“實”、“遠”和“近”等諸多關係的理解和安排。於是,建築也就有了“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新自由派”“雕塑派”“感性主義”“粗野主義”等等。
再説,哲學有什麼用處。很多人不喜歡讀哲學,是因為看不到哲學的實用價值。
哲學對於個體生活的意義是因人而異的。人的心靈要有歸宿,要有支撐,它有時候是無形的。而這種無形的精神之用,往往比物質的實用之更有用。一般説來,個體生活實踐的層次越高、思考的層次越高,哲學就越為他所需要,對他就越有用;相反,當個體的生活實踐和思維層次越低、越狹隘,哲學就越不為他所需要,對他就越不直接有用。在人類歷史上,越是偉大的科學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甚至包括大藝術家、大軍事家、大企業家等等,他們都非常關注哲學,他們的在具體學科或事業上的成就往往有著鮮明的哲學的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