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少兒頻道 > 東方兒童 > 正文

《中國結叢書》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4日 11:34)


  説到春節,大家都會想到很多傳統的習俗,比如放鞭炮、剪窗花、貼門神、挂年畫、吃餃子、逛廟會等等,要是在農村,那講究可就更多了。可是在今天,這些可愛的、鮮活的民俗傳統,我們還能見到多少呢?這些我國民間文化中的精華和精髓,就像全球沙漠化中的綠洲一樣,正在我們的生活中迅速地消逝。面對著中國民間文化傳承的危機,著名作家馮驥才舉起了一面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産的大旗。本期的《讀書》節目,就讓我們從馮驥才的講述中,來了解一個作家對於中國民間文化的熱愛和責任感。


  出生於天津的馮驥才,是家中長子,備受家人寵愛。從小活潑好動的他,最喜歡的是打球、畫畫和看書。而這三樣愛好,在他後來的生活中,先後成了他的職業。身高一米九二的馮驥才,高中畢業後進了天津市男子籃球隊,在一場比賽中受傷後,來到天津市書畫社從事繪畫工作。而後又從調色盤中拔足,跳入了文壇。他的散文我們非常熟悉,很多人都是跟隨挑山工的腳步、聽著珍珠鳥的鳴叫長大的,他以《鋪花的歧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作品,確立了傷痕文學作家的地位;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10多種語言,並在海外出版30余個版本,特別是被改編成電影的《神鞭》和《炮打雙燈》等作品,讓更多的外國讀者認識了這位來自中國天津的作家。多年的藝術工作和生活的積累,讓他對中國的民間文化産生深厚的感情。近年來,他為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産而奔走呼號,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對於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馮驥才從小就喜歡看家門口賣糖人的大漢變戲法,愛纏著奶媽帶他去逛娘娘宮廟會,在書畫社工作時,愛臨摹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多年的文學創作中,他致力於考察各地的民間藝術,對風箏、泥塑、磚刻、年畫等民間藝術的淵源和歷史如數家珍。他認為這些積澱深厚、燦爛而博大的藝術,凝聚著我們的先民們的情感與智慧,是精英和典籍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從1994年的舊城文化采風活動開始,馮驥才面對已經變為廢墟和那些即將變成瓦礫的天津老城,毅然放下了創作的筆,投入文化遺産的搶救與保護工作。他組織多次大型文化搶救行動,出版各種相關著作,發表大量關於文化遺産保護的思辨性與呼籲性的文章,並在海內外舉行相關的演講,對當代中國文化界産生深遠影響。


  從天津老城的消逝,馮驥才感覺到了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産的緊迫性,於是在他的倡議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發起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作為搶救工程的一部分,2004年底,一套由馮驥才主編的,裝禎精美、內容豐富的《中國結叢書》赫然出現在讀者面前。這套分為民間口頭文學和民間美術兩部分的中國民間文化叢書,帶著清新的鄉土氣息、帶著鮮活的民間情趣、帶著五千年積澱下的民族情感走進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套叢書的編纂過程,也正是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全面實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馮驥才既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保護民間文化遺産而感到欣慰,也為每一分鐘,在我們的田野裏、山坳裏、深邃的民間裏煙消雲散的文化遺産感到心痛。

  馮驥才在自述中説,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合而分,分而合,始終是一個堅實的整體,這跟我們民間文化有深刻的關係。它包含著共同的生活願望,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以及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

  (2005年2月7日 CCTV-少兒頻道18:30首播,2月8日 CCTV-7頻道20:15重播)

責編:白秀穎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