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到學校去

青海省興海縣完全民族中學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3日 09:53

  興海縣在真正的大草原上,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陽光燦爛,在他的周圍,被大山、大河環抱著。藍天白雲下有流動著的牦牛和綿羊。汩汩而流的河水,起起伏伏的山巒,仿佛在講述著先輩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故事。

  興海縣位於青海省內,在這個縣城很顯眼的地方坐落著一所中學——興海縣完全民族中學。它始建於1979年,是全縣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完全民族中學。校園內寬敞整潔,他不僅是一個為同學們提供學習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個大家庭。同學們一生中快樂的童年、16歲的花季、18歲的天空都盡顯在這所學校裏。三次畢業典禮讓同學們互道努力、珍重。

  學校是傳承文明的地方,在知識的殿堂裏,老師們勤勤懇懇的傳播著知識。要知道剛進學校的時候好多同學都不會説漢語,現在用漢語交流已經不成問題了。除了兩個假期,其餘的的時間都在學校。來到這所學校你很容易的感受到師生間、同學間的友誼。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關愛著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們,自己心愛的書、音樂帶都會交換著看,交換著學。因為處處有著分享,使大家的心胸更加寬廣,生活也顯得多姿多彩。老師們非常注意同學們的藝術修養。這幾年,同學們經常參加縣上、州上的一些大型活動。不僅開了眼界而且增強了信心,相信有一天會破繭而出變成美麗的蝴蝶。不是有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嗎?


  為了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同學們彈起心愛的曼陀林,唱起讚美家鄉的歌。最特別的是在課間跳起了藏族特色的舞蹈。為此學校還特別從省城請來舞蹈老師,他是一位藏族舞蹈家。從小生活在素有歌舞之鄉的藝術草原,是位康巴漢子。他不僅耐心的教同學們掌握動作要領,而且還為同學們細心講解藏族舞蹈知識。

  讓全校500多名同學熟練掌握這個舞蹈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老師手把手教以外,還要靠大夥兒的努力。在課餘時間,學校的宿舍、教室、操場都成了排練廳。整個學校到處都回蕩著歡樂的旋律。老師教學生,高年級的同學教低年級的同學。為了儘快掌握舞蹈動作,同學們不怕累,天天練的都很晚,每一點的進步對大家來説都是欣慰的。

  聽説《到學校去》節目組要來他們學校,同學們早早就開始準備。他們穿上節日的盛裝,以最好的精神面貌為我們奉獻一台出色的表演。

  學校之所以在課間開展這樣一項活動,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他們的體質,而且還培養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族的學校每天的課間操都是在優美的藏語音樂中進行的,全校師生共同跳起極具藏族特色的舞蹈。


  這種拔河形式是藏族的傳統項目,傳説是上世紀從印度傳入的,比賽有單人、雙人、男女混雙和多人拔河幾種。比賽時,模擬大象的動作,利用頸部和四肢的力量,將對方拉過界為勝。因為形式簡單,所以在青海藏區頗為盛行。

  在拔河比賽中,同學們使出渾身解數,彼此不分伯仲。經過三組選手的比賽,終於有了最後的結果。


  現在大夥兒看到的是青稞炒麵的製作過程。將炒熟的青稞用手磨磨成麵粉,吃酥油糌粑時,碗裏放幾塊酥油,衝入奶茶,再放入青稞炒麵用手拌勻,就可以捏取進食。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營養豐富,吃法簡單,便於攜帶,適宜遊牧生活。

  這也是藏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在每年的賽馬會上,牧民們迎著草原的曙光,從四面八方策馬而來,聚在一起進行舉重比賽。常見的就是這種舉沙袋,將沙袋抱起,從腋下移到背上,以走圓圈次數的多少判勝負。獲勝者常常是威風無比。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我們迎來了一次特別的奪金盃比賽。第一次在海拔4000多米的遼闊草原上舉行奪金盃。由於比賽場地是草原,地面反彈力不是很好,因此選手要跳得比在平地上高出很多,每一次的跳躍都要費很大的力氣。但是同學們沒有放棄,而是更加珍惜每一次試跳的機會。在一次次的試跳過程中,失敗了再來,摔倒了再來……

  我們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也被同學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深深感動。在最後一次的試跳中,全體同學齊心協力,終於獲得了成功,奪得了象徵著勝利的金盃。

  (2004年9月26日 CCTV-少兒頻道18:30首播,9月27日 CCTV-7頻道20:15重播)

(編輯:白秀穎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