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橫渡瓊州海峽前後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9日 16:00
|
|
|
王一妍橫渡瓊州海峽中 |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大自然的挑戰,在張健成功橫渡諸多海峽之後,“橫渡”作為一項挑戰自我的體育運動日漸升溫。一名9歲女孩的身影在橫渡瓊州海峽的隊伍中出現,她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甚至質疑:讓一個年僅九歲的女孩橫渡海峽,是做秀?炒作?還是……一時間,褒貶不一,有人甚至指責這種舉動是“虐待、殘害兒童”。對於外界的議論,早已下定決心的王一妍和父親王毅表現得十分坦然。
|
|
|
王一妍訓練中 |
橫渡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2002年王一妍開始了橫渡的第一次征程,由於事先準備不充分,王一妍被大量海蜇群蜇傷,疼痛難忍,只得中途放棄。2003年,信心十足的王一妍再次來到瓊州海峽,然而“天鵝”風暴不期而至,王一妍還未下海,計劃就已擱淺。面對許多意想不到的挫折,王一妍並沒有放棄。2003年8月18日,她第三次衝擊瓊州海峽。在十多個小時的橫渡過程中,王一妍戰勝種種困難,最終獲得了成功,從而成為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瓊州海峽的征服者。
(2004年4月5日 CCTV-少兒頻道18:30首播)
編導闡述
對於一件已經發生的事件,不能在第一現場實地記錄小一妍橫渡瓊州海峽的壯舉,也許是遺憾的。但是就“橫渡”事件本身來説,編導以為,探究事件本身的意義大於單純追求新聞時效。當事件從熱炒中逐漸冷卻之後,重新回味、分析,也就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份真誠。因此,《橫渡前後》並沒有完全局限于橫渡的過程,而是回答了“為什麼想到去橫渡”以及“橫渡給王一妍帶來了什麼”;在表現方式上,通過客觀的展示以及當事人的講述,讓電視機前的孩子和家長自己認識、思考、判斷。
在王一妍橫渡的過程中,父親的推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從女兒出生起,王毅就在尊重女兒意願的前提下,關注孩子的興趣,挖掘孩子的潛能,這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有些話發人深省,“失敗的確能磨煉孩子的意志,但只有成功才能給孩子以自信,而自信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極其重要的”,“橫渡的十多個小時雖然輝煌,但是平時訓練的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等等。的確,王一妍自己也説,橫渡最大的收穫是磨煉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挑戰自我”的勇氣,而這些品質對於她的學習同樣大有裨益。我們可以想象,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説,在游泳池一泡就是十多個小時,這是許多孩子難以做到的。因為難能,所以可貴;因為可貴,它才具有了再次記錄和表現的價值。當家長們過多地把目光瞄準孩子的成績單時,是否忽視了孩子們許多素質的培養呢?在灌輸知識的同時,是否該讓孩子擁有另一片飛翔的天空?這些,也許就是我們所要思考的。
導演心得
“不誇大,不矯飾”,實事求是地説,拍攝王一妍也給編導提供了一次反觀自身的機會;做電視同樣需要忍受寂寞,就像王一妍在水裏孤獨地游來游去;同樣需要挑戰自我,就像王一妍在遭遇失敗時表現出的百折不撓。
王一妍成功橫渡的結果驗證了一句老話“有志不在年高”,橫渡的過程印證了那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顧亞奇)
|